TaiwanBible.com

台灣聖經網

調查:較多有宗教信仰中學生 反不了解活著的理由

2024年09月17日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推薦本篇新聞 : 0


(報道:鄧力行)【時代論壇訊】將於年底結束營運的青年辦公室(MWYO)與香港生死學協會合作,調查香港中學生對生死的看法。調查發現,較多有宗教信仰的學生反而不了解活著的理由,較多相信死後世界的存在,或視死亡為可通往永生及幸福的道路。研究團隊認為,這或許與他們對於信仰的教導出現少許誤解或偏差所致。

研究邀請兩間中學參與,一間是基督教學校,另一間則無宗教背景。團隊於今年一至二月收到277份來自中三及中四學生的有效問卷,扣除小部份沒回答該題的學生,21.8%受訪者有宗教信仰,當中超過一半(56.1%)為基督教,其餘為天主教(22.8%)、佛教(17.5%)和道教(3.5%)。

研究發現,在「生命意義」中的「生命價值」一項,有宗教信仰者的平均分2.94,較沒有宗教信仰的3.28為低。此項愈低分表示愈傾向「寧願從未出生」、「如果今天死了會覺得此生毫無價值」、「常懷疑自己為甚麼活著」、「曾認真想過自殺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愈高分則代表愈傾向「想再活很多次這樣的人生」、「如果今天死了會覺得不虛此生」、「常了解自己活著的理由」、「從未想過自殺」。

至於在「死亡態度」中的「趨近接受」一項,有宗教信仰者平均分2.99,較沒有宗教信仰的2.66為高。在此項中愈高分,代表愈同意「我視死亡為通往永生及幸福的道路」、「我期盼死後與我所愛的人重聚」、「我相信死後世界是存在的,此信念令我可以欣然面對死亡」、「我期盼死後世界的生活」。上述兩項中,有否宗教信仰與分數均呈統計學上的「顯著關係但屬小的效應強度」。

助學生看到現實生活意義 非視死亡為解決問題方法

MWYO研究副總監黎卓然從有信仰者「生命價值」較低分的調查結果,推論他們會嚮往死後世界多於現實世界,因為他們可能覺得現實世界有苦難,不知道活著的原因和意義,而進入死後世界能解除現實的苦難。他認為宗教上的教育有些地方需要增強,令有宗教信仰的學生看到現實生活的意義,而非視死亡為解決苦難的方法。

研究中有宗教信仰的學生多為基督徒,本身也是基督徒的黎卓然指出,聖經傳道書亦有提到,雖然「生有時,死有時」,但人能在地上努力生活後,可享受勞苦而得來的,這也是神的恩典。他認為基督徒也需要找到活著的意義──有甚麼是神需要你在地上努力去做的,而非只談永生和對死後世界的盼望。

香港生死學協會總監梁梓敦本身也返教會多年,他指對中三、四的信徒來說,很多時其宗教「不是自己想信」,而是出生時已跟父母參加宗教團體,此時宗教或許仍未跟他自己的人生產生連繫。他指宗教應能幫人找到活著的理由,但對他們來說,也許還未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理由,而宗教的死亡觀比較容易吸收。

梁梓敦分享曾讀過一篇文章,提到有些人可能「只有宗教,沒有信仰」,即只在頭腦上知道自己有宗教,「『總之我要返教會、我要念經、我要祈禱』,但是心底裡真的信神在他生命裡?」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