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PD】高齡與障礙日照據點 障關推動更全齡全人服務
2023年11月22日
【林婉婷專題報導】平安基金會所屬身心障礙關懷中心長期致力與聾人關懷與手語教育;但有鑑於時代與社會變遷需要、盼望關心層面更全齡、全人,中心推出十年轉型計畫,分別在2021年承辦「十全社區關懷據點」、2023年承接「平安好所在」身心障礙者日間照顧據點;上述據點結合中心原有的手語資源,更幫助使用服務的長者、中度以上身心障礙者擁有口語以外的溝通技能。
障關中心代理主任謝雅德於11月21日受訪時介紹,因著平安基金會澎湖辦事處主任沈仲彬建議,中心近年來開拓高齡社區關懷據點和中度以上障礙日照據點。這當中值得感謝的是,當初日照據點送案與評選時,有評委指出障關背後有「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為後盾,讓他們相當信任。
因為配合空間改造等因素,日照據點正式開辦是在8月初,雖然在6月初的預備期已有招生,但還是錯失特殊學校畢業期。然而上帝奇妙安排,成功特殊教育學校校長楊怡雯是基督徒,另日前拜訪中心的仁武特殊教育學校,其中黃姓社工是鳳山南門教會的會友;兩間學校對與中心合作表達正向看法、樂意協助學生轉銜。另透過已使用據點服務的家長們推薦,陸續有其他家長來參觀據點。
而社區關懷據點目前有兩個時段,另外有深厚音樂教學經驗的謝雅德也帶領服務使用者學習樂器、組成手鐘棒鐘樂團。幾個月曾前往台南中會東山教會交流,並有邀請「平安好所在」青年們參與。事實上,「平安好所在」定期參與社區關懷據點課程、體驗社區共融,長輩們與青年們過程中互相接納、支持。
「平安好所在」社工劉婷媖在受訪時娓娓道來日照據點青年們的成長。阿緯(化名)的固著與焦慮行為,在同工陪伴和教導下有所減緩,現在能聽從同工的手勢提醒學習遵守秩序,也能善用課程學到的生活手語來輔助口語表達;而因為據點裡有口語能力較好的同儕,無形間也提升阿緯的口語表達。日前劉婷媖有機會與阿緯曾待過的前教保機構人員接觸,他們也表示阿緯很進步。
事實上,青年們來到中心不只是自己的能力進步,也使家長們能獲得身心休息。過去小雨(化名)跟著值夜班的父親生活,作息日夜顛倒,還有合併癲癇等症狀;母親除了工作,另投入許多時間照顧子女,因長期壓力和無法按照作息生活,健康也受到影響。
雖然最開始父親與親戚們有許多擔心、顧慮而不太同意小雨參與據點,經過一段溝通與磨合過程;但小雨來到據點後,有適度人際互動和課程學習,避免其能力退化;癲癇則靠飲食控制來維持體重、確保藥物控制效果。現在,母親有喘息時間,父親也放心、肯定中心的服務;小雨也曾表示自己喜歡據點。
日照據點為青年們預備的課程豐富且實用,例如與「元氣健康」體適能合作的課程有助於鍛鍊青年們的肢體能力;就有位青年在據點學習、能力提升後轉入小作所,現在可以自行一小段走路、前往小作所和從事清潔勞動。專業教練還特別運用中心既有設備、設計有趣課程,讓原本對訓練不感興趣的青年因為好奇而願意嘗試、參與。
劉婷媖點出,要讓孩子參與據點,家長們會有一定擔心,但看見孩子的進步,加上透過教保員、社工主動溝通、在家長群組裡分享孩子們的表現,都有助於建立信任。
關於障關中心與教會的合作,謝雅德分享,今年暑期中心有和高雄中會三多教會合作手語聖經故事夏令營;有其他教會也深感興趣,有鑑於目前中心的基督徒手語老師不多,因此改由中心老師前往教會指導手語聖誕歌曲。而明年,與教會合辦營會的事工將持續進行。
另中心也與台南神學院推廣教育組合作推出手語課程,每班至少15人即可順利成班。他期待有教會願意鼓勵弟兄姊妹、邀請社區民眾參與手語課程,一方面讓教會能夠服事聾人信徒、一方面也是促使社區接觸與走入教會。
事實上,障關中心創辦人陳博文牧師,當年即發現「聾人」是最少被關懷的障礙群體。謝雅德強調,現在社會鼓勵孩子學習各種語言,而「手語」也是一種語言;另在高齡化趨勢下,聽人也確實會因為老化、聽覺功能退化,因此障關中心除了針對聾孩子手語教學,也有「聾老關懷服務」和「手語視訊諮詢服務」等多元項目。他相信具備生活手語能力有助於教會推動關懷事工。
網友回應 | |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