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伯里復興效應 拭目以待見證真正的復興
2023年03月09日
【綜合報導】過去1個月來,由美國阿斯伯里大學(Asbury University)點燃的復興,橫掃美國多個校園,阿斯伯里神學院(Asbury Theological Seminary)教授認為將「阿斯伯里復興」(Asbury Revival)定義為「澆灌」更為貼切,盼望神的靈攪動人心,改變生命,帶來真正的復興,而這股敬拜禱告熱潮仍在美國校園不斷延燒。
阿斯伯里大學校長布朗博士(Dr. Kevin Brown)2月23日在官網上發表聲明,校園自24日開始不再舉辧「澆灌聚會」。有人疑惑是否要停止復興,阻撓神的靈傾倒、攪動人心的工作,他強調無人可以制止任何不是由他們展開的事情,而且此事從不在計劃之內。
他重申:「不管用什麼字眼形容這段時間的經歷—復興、更新、覺醒或澆灌,這場運動仍未結束,我們鼓勵這場運動在其他地方、事工、人群當中持續。」
「我們懷著興奮的心情,思考如何處理並保守我們學生這次的經驗,我們要採納他們的聲音。要不斷門訓,與他們同行,差遣他們成為『鹽和光』,服事世人並榮耀神。」
該神學院前基督教教義教授西曼茲博士(Steve Seamands)出席德州哈里斯浸信會的一場聚會時表示,「我認為現在就稱為『澆灌』更好。」
他解釋,「這個詞語合適,直等到教會歷史學家有更多時間去評估這些事件,特別要評估此聚會影響的深遠程度。」
「你希望看見人們的生命產生長遠的影響,首先在教會,而最終復興深入民心,叫人們都認識福音,挑戰社會惡習,如此才用上『復興』這個字眼。」
「18世紀第二次大覺醒(Second Great Awakening)形成廢除奴隸運動,導致內戰,但同時也改變了社會。故此,歷史學家都要全盤審視,拭目以待。」
「澆灌」並不意味著貶低神大能的工作,阿斯伯里大學、李大學(Lee University)、維真大學(Regent University)等校園仍在經歷神大能同在的彰顯。西曼茲博士相信Z世代年輕人要被神得著。
西曼茲博士表示「復興」讓人聯想到很多事情,而愛德華茲(Jonathan Edwards)對17世紀第一次大覺醒的看法會對人有所幫助。他說,「天父渴望高舉並榮耀祂的獨生愛子,在某些時候與場合,祂認為有必要並希望以一種非凡而有力的方式來做到這一點。當神尋求高舉祂的兒子時候,聖靈便會澆灌下來。」
西岸基督徒團契(Westside Christian Fellowship)艾德曼牧師(Shane Idleman)牧師的見解類同,復興讓人有「與耶穌相遇新鮮」的經歷,就是神超自然地行奇妙的事,而復興的核心是要「喚醒沉睡的人」。他認為真正的復興會讓人「感覺到神的同在與能力」。
得著Z世代
有分參與聚會的維真大學校園事工總監戈斯曼博士(Jeff Gossman)表示,「神正向Z世代闡明祂的要求。由於疫情,這個世代受苦甚多,而現在的澆灌有如成人禮,耶穌對他們說:『我看見你了,歡迎入席。』」
該大學神學院院長貝卡博士表示(Corne Bekker,),「這個時刻神要得著Z世代的心,打開他們的眼睛,將生命降服於基督。」
當地基督徒持續幾週湧進大學的邵氏教堂(Shaw Chapel)出席崇拜,這些聚會都會持續6小時,不斷有人謙卑悔改、禱告、敬拜,也有聖經教導。
禱告焦點:
1. 為美國以至全球Z世代年輕人禱告,求主得著他們的心,一生追隨基督。
2. 求主在全球各地點燃復興之火,帶下真正的復興,願神的國降臨,轉化社會與文化。
阿斯伯里大學校長布朗博士(右)。圖/來源:facebook@AsburyUniversity
網友回應 | |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