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Bible.com

台灣聖經網

為台偏鄉奉獻行醫33年,高齡91再次來訪見證主愛

東基創院院長譚維義:我非常愛台灣!

2020年10月14日

基督教今日報

推薦本篇新聞 : 0


看到需要,來台一待就是33年

學生們提問譚爸,為何會來台灣?譚醫師回答,他大學的好朋友結婚後搬到非洲,在他讀醫學院時,好朋友的小孩一歲時因感染肺炎去世,看到當地醫療資源缺乏,因此決定畢業後要去非洲行醫。當他寫信給協同會表示希望能到他們在非洲辛巴威的醫院服務時,醫院告訴他已經有三位醫生申請到那裡工作,但是有一個海島國家台灣,那裡的台東有很多肺結核病患、骨折、小兒麻痺的病人需要醫生…,因此,他就來到台東,一待就是33年。



另外一位小朋友問譚爸是如何認識耶穌的?譚醫師說,在高中時,他的伯父因為酗酒、失業、離婚、沒有房子,落魄的死在街頭,他的遺物中有一本紅色本子,他翻開看了內容,上帝透過這本書讓他明白原來自己還不是耶穌的跟隨者,耶穌還不是他的救主,他馬上跟耶穌禱告說:「主啊,你要我做什麼,我就去做。」信耶穌之後,他發現自己的生命變得不一樣,以前搭地鐵時他會逃票(不買車票搭車),但有一次他又這麼做的時候,心中非常不安,他只好到售票處坦白自己坐霸王車,並補買了車票。當他這麼做的時候,心中突然一陣舒坦、變得非常喜樂。

不是偶然,是上帝美好的安排

有人說人的生命不過是一場偶然,但譚醫師不這麼覺得,他認為每個人的存在一定都有意義。當他剛到台東時,因為有事上花蓮,途經玉里碰到一個布農族人被百步蛇咬,醫生為了救他必須要幫他截肢,但他是獵人,失去一隻腳怎麼繼續在山裡生活?還不如讓他死了。



譚醫師答應到開刀房看看情況,但這個醫院的醫生他不認識,他們會願意照著他的話去做嗎?結果一到開刀房就碰到一位醫生,之前向譚醫師學習過如何治療小兒麻痺,因此,醫療團隊採用譚醫師的建議,放棄截肢、用羊腸線縫合傷口、提供新鮮血液,就這樣將那人救活,且還保留了他的腳。



為了有足夠的血量可以輸血,布農族的教會弟兄姐妹還跑到醫院捐血,讓醫院工作人員看到基督教會友間真實的彼此相愛。那人好了之後,到處做見證說自己能活著除了要謝謝譚醫師,還要謝謝一群人為他捐血,救他脫離蛇的毒;就像耶穌死在十字架上,那不只是一瓶血、而是祂一切的血,洗淨我們的罪,救我們脫離撒但的毒。這一切不是偶然,是上帝美好的安排。

述說親身經歷,鼓勵學童培養良好態度

譚醫師也舉一個他在開刀房的故事,向學生們強調「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有一次有一個臉色蠟黃的病人被家人帶來看病,一直叫痛、看起來好像快死了。檢查後是很嚴重的肝膿瘍,危在旦夕需立即開刀。但簡陋的診療站沒有開刀設施,所以他們趕往醫院希望能借用開刀房,但連跑兩家都落空。一家是關門醫生不在,另一家則是拒收,因怕病人死在開刀房壞了名聲,以後沒人敢來這家醫院看病。



在譚醫師表明願意負起全部責任的保證下,終於有開刀房可以動手術了,但又碰上輸血太慢、臨時改造輸液玻璃瓶、不用皮下注射改用靜脈注射(IV)等等問題,每一個譚醫師都要費勁說服醫療團隊照他的話去做,最後終於手術成功,病人情況穩定。但因醫療人員稍不注意,在將病人從開刀房移往病床過程中不慎扯落點滴管線,病人差點死掉。



經過這件事,譚醫師知道上帝要讓他知道,開刀不是一個醫生就能成功的事情,而是要靠團隊合作,每個人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什麼,並且將那件事做好,這樣整件事才有成功的可能。譚爸鼓勵小朋友,不論是現在在籃球隊、羽球隊,或未來出社會工作,都要成為懂得團隊合作的人。

美好行誼收錄國小課本,傳承愛的見證

譚醫師也用科學玩具、十六根鐵釘、煮熟的雞蛋等多種道具輔助說明,人心裡面都有不好的因子存在,若不學會如何抑制、改善這種不良的傾向,它就會對我們的生活、生命造成破壞性的傷害。



譚爸於1995年退休至今,其實已數度回台為東基發聲,並走訪各地見證生命的美好,其奉獻台東的行誼被收錄在國小四年級下學期國語課本「永遠的譚爸爸」一文,又於2009年獲頒第五屆「台灣貢獻獎」,並於2011年獲永久居留證。其在台奉獻行醫的感人事蹟除改編為漫畫、動漫外,也被改編為兒童劇《後山天使》,讓他對台灣的愛也能一直被記念下去。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