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Bible.com

台灣聖經網

【舉目向山】智慧話語代代傳

2020年08月19日

教會公報

推薦本篇新聞 : 0


三代同堂是過去台灣社會的普遍景象,但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都市發展所帶來房屋空間變少的實況,三代同堂變得不太容易。過去三代同堂的歡樂,現今似乎只在某些慶祝活動中出現。過去,祖父、祖母常是整個家族共同孝敬的對象,但是如今,祖父母又變成什麼角色呢?

在雙薪家庭居多的現代,都市的祖父母往往是安親托幼幫手,市郊或待發展區的祖父母則變成隔代教養的承擔者。因不同世代的文化與養育觀念差距,隔代教養常有養育觀念的衝突,甚至逐漸形同陌路,而現今世代則喜歡引用某種說法,把上一代留給自己的當成是傷害。8月第四個禮拜日為教育部所訂的祖父母節,在記念這個節日的同時,上帝的話給了我們什麼提醒?

■看盡人生的無奈或奧祕

傳道書3章1~8節是一段不容易在禮拜中誦讀的經文,因為經文中有14句的對句,對初信或剛接觸信仰的人,這段經文幾乎和民間宗教、甚至佛教的理念很像,看起來人生似乎充滿命運的過程,因為都是「有時」。現代中文譯本雖然在第1節翻譯成「都有上帝特定的時間」,但是幾個主要的中文聖經版本的翻譯,仍然像是對命運的討論。

第9節開始進入一個思考的對話,傳道者問:既然一切都是有時、有特別的時節,我們的勞碌又有何意義?他接著回答,他觀看世人所遭遇的勞苦與重擔,發現上帝創造萬物是照著祂所規劃的時候,可是上帝也將永恆的意義和想法放在人的心中(和合本聖經雖翻譯為「永生」,但更好的意義是「永恆」)。這是說上帝讓人即使知道許多事務是定時的,但人心中仍然期待著永恆,不過上帝為何這樣做,人一直無法明白。

傳道者接續提到面對人生的想法,而在14節,他提到了關鍵的意義:只有上帝所做的,才能夠永遠長存,人無法對上帝的作為、上帝對萬物的規劃做出改變;上帝的計畫就是要讓人因著明白和期盼永恆,更加用敬畏的心來敬畏祂。

這段經文在傳道書的前段,非常像一位年長的智者在表達他對人生的看法。這位智者看到人的生老病死、花草樹木的開花結果、凋謝枯萎;國家間的互動與爭戰;甚至人際間的情感變化。這位智者看盡了人生,知道人的有限,可是,他也感受到人心中總是期盼著美好事物可以永遠長存。就像許多年輕人或有成就的人,心中總是盼望個人的夢想或成就可以終生不滅,可是就在整個經文的對比中,傳道者領悟了上帝專屬的能力,人絕對不可能改變上帝的計畫與時間,人唯一能做的是,了解人的有限、降服上帝面前敬畏祂。

有句名言說:「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傳道書這個有智慧的長者,似乎因著看盡人生的過程,而更清楚上帝的偉大與能力,也知道人應該注意的事。對我們來說,是不是也可以在我們的家庭中聆聽長者的言論時,更多體會到類似傳道書經文的感受?甚至在當中看到上帝的作為以及祂的權能?

■聽長者的人生智慧

在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領域,曾經認為許多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只是透過科學方法驗證了過去祖父母的話。就像客家人出名的俗語「寧賣祖宗田,莫忘祖宗言」「寧賣祖宗坑,不忘祖宗聲」,提醒人關鍵不是在爭取祖宗的家業,而是要注意他們留下的提醒與教導,因為長者的智慧未必比書籍與學者的討論遜色。

從信仰的角度來看,也可以用這樣的態度面對祖父母節。或許養育觀念不同,但是人生都有自己要走的路,讓下一代聽聽上一代的故事、知道上一代曾經如何面對痛苦與壓力,甚至明白上一代的信仰學習,不見得會造成養育過程的衝突,反而可能變成更美的見證傳承。因為兒童的成長是先從模仿開始,與其只有安親托幼,為何不利用長者走過人生的智慧與經驗,讓下一代更快地看見人生的價值與智慧。

學習上一代的智慧並不是守舊,而是可能更多幫助孩子學習掌握自己的人生。現代智力發展理論「多元智能發展」的定義,就包含對人生過程的能力:人際智能、內省智能與自然智能。這三種人生智能,或許從上一代來學習,會比讀書、補習更容易獲得。數十年前,筆者陪長輩去掃墓,在一個墓園前方看見這個家庭將墳墓中長者的言行做成紀錄、刻在石板上,放在墓園中,希望後代可以學習。雖然這是很美的紀念,但是我們難道只能將上一代的言行、思想放在墓園中嗎?不能在他們還健在的時候,就學習他們的榜樣嗎?

上帝不斷提醒,祂是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上帝,祂也是我們祖父母那一代、父母那一代,以及我們這一代和下一代的上帝。上一代所走過的人生體驗,可以幫助我們這一代學習成長,更可以成為下一代的智慧引導。聆聽、學習長輩的人生體驗,將會讓我們減少走進錯誤的機會。當我們願意傾聽長者的聲音,甚至可能讓上帝的聲音藉著我們進入那還未信主的長者心中,讓他們從中發現上帝的智慧,更驚訝他們人生走過的路,上帝早就知道,而且陪他們走過了。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陳雪梅

能三代同堂誠然好,但要思想及觀念都相同,就要靠不住地禱告。

發言日期:2020/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