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Bible.com

台灣聖經網

科技社會下的青年牧養

何志朋:電競牧養終難取代傳統牧養

2018年05月29日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採訪:湯偉圓 胡文傑 / 2018年5月28日

【時代論壇訊】

去年底有機構開始在教會籌辦電子遊戲大賽,希望藉「打機」吸引青少年進入教會、認識信仰,並創出「電競牧養」一詞,曾引起教內對此牧養方式不同的反思,並延伸至信仰對科技本質的思考。最近一場講座邀請了神學院老師、傳道同工,及婚姻及家庭治療師,一同分享在現今科技下對青年牧養的思考。

黃國維:人類難以逃出科技所建構的世界

中國神學研究院神學科助理教授黃國維博士先從不同哲學神學家的觀點,思考科技的本質。他指從創二15,已指出人在護理伊甸園,必先有應用的工具,故此科技的本質是被吩咐達成人應有的責任,但科技仍是創造世界的一部份,原本一切美善的事情都會因制度、自然界的墜落而影響;今天我們常以科技為中性,但他認為其實科技不只是僅作為人類的工具。他引用近代德國哲學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的說法,認為科技的本質是將自然界的資源改造成一種人類的儲備,本質是對自然世界的挑戰,並將自然世界套入新的框架,建構了一個本身不存在的世界。而在科技發展的過程,人只是其中的螺絲,我們難以逃出科技所建構的框架世界,如現今人類難於逃離科技世界而獨立生存。

黃國維又引用美國基督徒哲學家Albert Borgmann指出,人類在現實世界的事物可以產生人類的聯繫,以至文化,如火爐的出現使人類有機會聚在一起取暖交流,但科技的出現卻可使特定的文化消失,如中央暖氣的出現,便使人類喪失這種交流文化的機會。同時他指大自然的事物與限制,本身能讓人有從技能練習中取得的滿足,科技的便利卻使這種操練性消失,人漸漸感到難以從技能練習獲得滿足,而轉向不斷消費以填補這種滿足。此外,黃國維亦引用美國學者Sherry Turkle的研究,指出科技更容易使人感到自身是孤單,因為人普遍對親密關係感到害怕,而科技又給予人一個安全的距離,使年輕一代更不敢與身邊的人直接對話。

黃國維在總結時以神學角度指出,人類作為有限的創造物,必然是在某些受限制的條件下生活,而當科技想突破限制、自為主宰的信仰性開始浮現時,基督徒須選擇哪一個才是我們的神。而順服上帝,人才能得到真正自由。

何志朋:虛擬世界不能培育靈性

中華基督教閩南三一堂九龍堂傳道何志朋則分享了他對網絡科技在牧養中有何定位的看法。首先,他指出,科技確實能幫助人類進步、予人方便,但這些好處只有科技的使用者可以受惠,卻不能幫助建立世界與人之間的關係。科技所建構的虛擬世界,等同在現實世界不存在的情況下建構一個全新的空間。因此,在神學的角度而言,何志朋認為這並非上帝創造的世界。

接著,何志朋指出虛擬世界所帶來的三個問題。第一,虛擬世界驅使人們在不願付出的情況下追求更美的事物。以視覺為例,科技使用者由1080HD追求至4K的畫面質素,使用者只需安坐家中便可享受非凡的視覺滿足,觀看二、三千米高的世外桃源風光。何志朋認為這會使人們依賴科技,反而喪失手腳的活動能力。其次,他認為科技有時會脫離倫理及道德規範。他以槍擊遊戲為例,玩家會在虛擬世界中獲得殺人的快感,這某程度上反映人們內心深處渴望擺脫道德倫理的慾望。然而,成年人尚能辨別網絡遊戲的真假,但年輕人或會把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混淆。當玩家沉迷打機,每天花十小時經營虛擬世界,只有八小時在現實世界生活,他們或會錯把虛擬世界當成真實生活。第三,網絡世界令信徒忽略靈性。舉例而言,假設一位經常參加崇拜的信徒,儘管在現實生活裡非常虔誠,但在網絡遊戲上或會因隊友實力不濟而見死不救,任由隊友犧牲。他藉此指出,靈性並不能切割成兩部份,我們不能在虛擬世界放下靈性,只在現實世界裡培育靈性。

最後,何志朋認為倘若教會要回應「電競牧養」,就不能拒絕認識虛擬世界,但教會亦不宜融入虛擬世界的法則。電競牧養終究難以取代傳統牧養,教會的角色應是幫助他們分辨虛擬世界的快感,並且透過電競與年輕人在現實世界裡建立更深的關係,協助他們在現實世界中找回失落的身份。此外,教會亦可向年輕人提供一些操練,在背誦聖經、學樂器以外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年輕人在操練、進步的過程獲得喜悅和滿足。

台下會眾關注虛擬世界牧養課題

第三位講者是現職婚姻及家庭治療師、曾任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宗教及倫理科主任的王凱恩,承接何志朋對牧養青年的看法,分享了有關牧養青少年靈命培育的課題。她指出,人可以分成身體、情理、心、靈四個部份,在情理方面,包括情緒管理及對知識的追求,指導他們凡事需多加反省,切勿有唯我獨尊的心態。心則指意志以及覺察、信念等的意識,再輔以修持及操練。靈是指人性的本質在於神性,即神的質地,包括愛、智慧等生生不息,發展成尋真、向善、能愛等的特質,保持「心」與「靈」的暢通及源源不絕的運作。她認為這種靈修培育和心靈關懷,有助牧養現今青少年的思考。

在台下提問環節中,會眾對講者所提及的虛擬世界並不等同現實世界,故此不能單從虛擬世界中進行牧養的觀點提出疑問,有會眾認為虛擬世界與「工作世界」同樣有既定的遊戲規則,工作場所的環境同樣可以使一個人性情大變,與平常性格、手段截然不同,會眾質疑為何教會能夠容許有職場神學,而不能作電競牧養。何志朋回應指他是強調創造秩序下肉身的重要性,欠缺肉身的虛擬世界絕非一個真實生活可比擬的世界;他又回應指自己是不認同所謂「電競牧養」,但接受電競可以作為其中一個途徑作牧養,惟牧養仍必須回到人與人的面對面本身才能踐行。黃國維則指任何類比縱然有一定相似性,但始終有一定限制,故此虛擬世界的牧養課題仍是新世代神學工作者需要思考的課題。

另外,又有會眾問及科技固然有其正面及負面的影響,但科技無可避免地會融入現代生活,例如智能手機的普及,人們已經難以把科技與生活劃上清界線。黃國維指出科技乃神所創造的事物,故本質絕非邪惡,重點是我們要分辨科技與生活。何志朋亦指只要意識到電話只是溝通工具,使用電話的時候意識到是否受操控便可,這對靈性並無影響。

「#科技社會 #青少年牧養 #座談會」由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FES)、福音閱覽室及循理會賜恩堂合辦,已於五月十九日早上在循理會賜恩堂舉行,共約六十人出席。

何志朋
黃國維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