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Bible.com

台灣聖經網

印度基督徒首次入閣 教會審慎樂觀

2017年09月11日

台灣國度復興報

推薦本篇新聞 : 31


 
國度復興報 / 編譯 Asenath / 報導

印度基督教重鎮─喀拉拉邦(Kerala)審慎樂觀看待總理莫迪首次任命基督徒進入內閣。媒體也熱切討論其背後動機。膺任觀光電信部長的基督徒坎南桑納姆宣布,他將充當莫迪與基督教界溝通的橋樑。

身為印度民族黨政府首長的莫迪,過去3年的治績卻見激進的極端主義興盛,且攻擊少數信仰族群的暴力事故有增無減。儘管少數信仰族群領袖呼籲總統不要簽字,但上個月,賈坎德邦(Jharkhand)仍成為第六個採行「反改教」法的邦。

6月時,知名社會科學家維斯凡納森(Shiv Visvanathan)告訴《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以發展為重的莫迪政府常不理會猖獗的宗派暴力事故,任憑塑造社會和文化的事掌控在印度民族黨極右派手中。」

基督徒坎南桑納姆(Alphons Kannanthanam)9月3日獲延攬入閣,可能與他先前優良的「交差」記錄有關,但更可能是他代表少數信仰族群。他於2014年加入印度民族黨。

「對印度基督徒來說,這是非常正面且讓人高興的發展。」喀拉拉邦天主教坎基拉帕利教區(Kanjirapally)主教阿拉卡(Mathew Arackal)告訴世界守望監測組織(World Watch Monitor):「這項任命案無論背後含有什麼政治訊息,他都必然會做有利於社會的事。從他擔任公職的第一天開始,我就認識他。」

坎南桑納姆屬於阿拉卡的教區,他於1979年加入印度行政服務局(Indian Administrative Service),1985年成為政務官,擔任區稅務長,結果讓喀拉拉邦的科特塔耶姆區(Kottayam)變成全印度第一個全民都受教育的區。

他後來擔任德里市發展局(Delhi Development Authority)局長,成為眾所週知的「拆除家」。1994年,他甚至因掃蕩貧民窟的黑手黨、拆除非法建築物、收復值數百萬美元的公有土地,而被《時代》雜誌譽為「年輕的全球領袖」。

2006年,他辭去公職,以無黨無派身份競選,進入喀拉拉邦議會。「沒人質疑他對膺任工作的委身。他確實會是莫迪政府與基督教界之間的良好連結。」阿拉卡主教說。

喀拉拉邦主教委員會副秘書長瓦立卡特神父(Varghese Vallikkat)也表示樂觀。詢以電視辯論及媒體頭版新聞熱切討論此項任命忽視喀拉拉邦深資領袖,其背後的動機為何,瓦立卡特說:「這項任命當然會打開執政黨與基督教界溝通的管道。」

但他不相信該項任命會促使執政黨與基督教界的關係有突破。因為先前也有類似的任命案,卻未帶來什麼改變。

● 為印度基督徒從政的好見證激勵人信主禱告。

(圖文取材自 worldwatchmonitor)

圖,擷取自 Alphons Kannanthanams Facebook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