闊別半世紀 普世教協、荷蘭歸正會再次同工
2017年07月03日
【曾菀妤編譯】
經過長達半世紀分離後,普世教協(WCC)與荷蘭歸正會(Dutch Reformed Church, DRC)再次攜手同工共商。6月15日,WCC信仰教制委員會(Commission on Faith and Order)選擇在南非首都普利托利亞(Pretoria)恩和基督教會議中心(Emseni Christian Centre)召開會議,主流基督教派及天主教會皆派員參加,互構其為一多邊的神學論壇。
事實上,荷蘭歸正會過去曾為WCC會員教會,但因WCC批判其支持總族隔離政策之由,在1961年離開WCC。雙方經過半世紀的分離後,荷蘭歸正會已於2016年底重新加入,回到WCC活躍會員教會名單中。本次會議的開幕典禮,適逢南非青年節,大會也特別公開紀念「索維托起義」(Soweto Uprising)的歷史意義。
當時南非政府嚴格實施種族隔離政策,並強硬通過南非荷蘭語教育(Afrikaans Medium Decree),規定在基礎教育中,南非荷蘭語起碼要達到50%的使用比例。1976年6月16日,索維托的黑人學生率先起身抗議,遭到白人軍警開槍鎮壓,抗議遂迅速蔓延,成為全國性活動。由於該事件造成大量民眾遭殺害,因而引發國際社會的關注,並對南非施於制裁,終迫使南非結束種族隔離政策。
比勒陀利亞大學神學院院長布伊坦達格(Johan Buitendag)教授致詞時表示,上次WCC訪問團來到南非已是1960年的事,並遭當時政府指控試圖干預內政,過去57年,全世界與南非都經歷過許多變革,大家應該正視「索維托起義」的歷史意涵,不該低估它的價值。
荷蘭歸正會首位女性牧師,同時為現任WCC非洲區主席普拉特杰斯(Mary Anne Plaatjies van Huffel)則傳遞和解的重要訊息,「在『後種族隔離」』時代,南非才真正作為一個國家進入真相與和解進程中……在這個進程中,受害者和肇事者一起回顧了國家的分裂,並集體分享了所感受到的傷害和恥辱。」
WCC信仰教制委員會議長蘇珊(Susan Durber)則藉由南非的歷史處境,再次提醒眾人,信仰和秩序並不抽象,而可能是承擔生死、正義與和平,真相與和解的重要角色,教會應多加利用身處多邊空間與獨特性,來避免類似問題再次發生。
本次會議中邀請到印尼基督教會(GKI)牧師亞蘭達.潘圖(Yolanda Pantou)擔任專題「普世合一運動2.0──千禧世代的未竟之業」(Ecumenism 2.0 – The ecumenical movement for millennials – a generation connected but not yet united)的主講者。她表示如果普世合一運動是用以連接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並達成合一,那普世合一運動所代表的即是今日年輕人的語言;「相較於上個世代,千禧世代(millennials)的連接性更強。」
不過,亞蘭達.潘圖也針對年輕人在普世合一運動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擔憂,當前普世合一運動中,年輕人的參與程度相當低迷,「這也許是因為年輕人沒有獲得足夠的機會參與其中,但更大的因素是在於,年輕人對普世運動本身所代表的體制和傳統宗教不太感興趣。」
(資料來源:WCC)
WCC信仰教制委員會成員一同在曼德拉雕像前合影留念。 Photo credit: WCC

網友回應 | |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