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原住民關懷協會 關懷原童 教育文化兼顧
2017年06月12日
【邱國榮台北報導】
台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委託社團法人台北市原住民關懷協會辦理原住民兒童暨青少年關懷服務方案「相見歡」活動,6月1日在該協會舉行。
台北市原住民關懷協會是由神召會台北神愛教會創立,牧師顏金龍是泰雅爾族人。顏金龍表示,承辦的方案主要是針對較弱勢的原住民兒少的課後輔導,今年度方案的服務範圍比往年擴大,擴及台北市12個行政區。
相見歡活動中,有各區課後照顧服務學生的舞蹈及歌唱表演,及協會向市民及童少說明方案計畫與服務內容,讓原住民族市民了解自身福利。此外,也致贈感謝狀給參與服務的志工,肯定他們在原住民教育上的不遺餘力。
顏金龍表示,新年度服務範圍擴及台北市12行政區,各區除了配置志工老師給予原民兒少課輔外,並增加內湖區的東湖國宅裡辦理週末母語、文化課程,增加當地原民學生認識族語文化的機會,約244位國小及國中原民學生受益,並減輕其家庭負擔。
協會社工董文琄表示,北市府釋出照顧北市原民兒童、青少年課輔班的標案有東區及西區,但東區沒有社福單位願意投標,因為承接該方案,行政區的平價國宅社區裡都要有課輔班,人力成本很可觀,但政府的補助款根本不夠支出,所以沒有單位願承攬,因而由服務西區的台北市原住民關懷協會接下這個事工。神愛教會不是大型教會,但原民兒少課輔計畫已從原先服務4個行政區開始,擴及至12個行政區,讓更多弱勢的原民兒少受惠。
(攝影╱邱國榮)

網友回應 | |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