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Bible.com

台灣聖經網

哲學星期五 政治系學者 談婚姻平權

2017年01月05日

教會公報

推薦本篇新聞 : 31


【陳怡萱台北報導】
婚姻平權議題持續延燒中,時常舉辦公民講座的哲學星期五團隊12月29日邀請長老教會信徒、倫敦政經學院政治學博士、政治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葉浩,在里山咖啡館開講「神權與人權的對立?─婚姻平權是神學、哲學、政治、還是人性爭議?」,期許透過多元的溝通,帶來改變的可能。

講座開始如同哲學星期五的習慣,先由聽眾輪流自我介紹,當中許多基督徒、非基督或無神論者,有支持或反對同志婚姻者。「當基督徒一開始就互道『平安』時,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葉浩指出,「平安」如今已成為打招呼的一種方式,但這是過去基督徒受迫害時的用語。他以這個例子來提醒眾人討論同志議題時,也許有人認為是哲學的、神學的、公共議題或法律的、科學的,但對同志本身來說,是生命深切的感受,「我們在討論的是人,是活生生的人的親身經驗以及他的存在是否被肯定或否定。」

葉浩認為,現代人是活在一個「每個人都有多重身分」的時代,是基督徒、也是公民,是某個同志的朋友、或是正在擔心的家長。他坦承過去念大學時曾反對同志,直到逐漸有許多同志的朋友,才「學會」和他們相處與互動。「『身分』是可以轉移的,我們碰到同志議題,是用什麼身分在思考它?」葉浩說,基督徒的第一個身分是基督徒,但同時我們也有公民的身分,當遇到非基督徒時,是要說服還是理解,這是一件必須學會的功課。

他指出,無論在什麼體制底下,基督教一直都沒有消失,「這意味著基督徒或說神學是有與時俱進的可能。」接著談到對聖經的解釋,他認為有4種方式:照字句一字不漏、詮釋有一點空間、與時俱進地解釋聖經、天啟(即神直接指示的);但是在公共領域裡,每個人必須使用公民的身分,要用其他人也聽得懂的話去說明和解釋。

長老教會的《新使者雜誌》也參與在這次主辦,總編輯王昭文表示,對同志議題保持開放態度,雖目前在教會的處境艱難,但仍會堅持這樣的道路。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