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四十週年感恩崇拜 慶祝華人教會首部全套釋經書誕生
2016年11月30日
【時代論壇訊】
在教會裡查考聖經時,可能不時看見傳道人或組長拿起一本藍色的釋經書作參考資料,其實那是「天道聖經註釋」的釋經書。經歷四十載的寫作,由四十位聖經學者寫成的華人首部全套原文釋經書「天道聖經註釋」已快將完成,在剛過去的主日舉行的天道書樓四十週年感恩崇拜中,天道書樓總幹事陳肇兆牧師主持「天註」的奉獻禮,將整套「天註」呈獻給主,也願它能成為華人教會和信徒的祝福。
天道書樓四十週年感恩崇拜暨「天道聖經註釋」奉獻禮於十一月廿七日下午在播道會港福堂舉行,逾二百五十位來自本港及世界各地華人牧者信徒聚首一堂參與共證主恩。崇拜由「天註」新約編輯鮑維均博士證道,講題為「聖經.讀經.釋經——中文釋經書,與我何干?」。鮑維均講述釋經書在不同時期的發展,提醒我們當時作者的信念:第一本釋經書由昆蘭群體寫成,信念是認定正典的形成、認定聖經的權威;第二階段的釋經書興起是猶太拉比文學的開始,作者藉釋經書表達其信仰,架構及組織思維,當時寫釋經書的信念是一切以聖經為本,聖經是所有思維的中心,深信所有答案可在聖經裡找到。第三階段是宗教改革時期,人明白自己能藉聖經與神交往,也因此牽起另一波對釋經書的興趣;在沒有牧者在場時,釋經書就擔起牧養工作。
解經者須伏於聖經權威下
到了今天,鮑維均指不同人看聖經也有不同角度,但「天註」由不同華人社會地區、不同傳統學者均參與其中,代表他們能有共同的認信、能堅持信仰的核心。他表示,一本釋經書可以用上五至七年時間完成,因為在其中每一細節、每個困難都要處理,而其信念就是相信聖經和其啟示是整全的,明白每章每節都是同樣重要,對教會有幫助。
鮑維均提醒,解經必須先講聖經再作解經,這也是敬拜的動作。「今天我們很多時候在敬拜時為了節省時間,我們不會先讀經再講道。這樣,講員沒有在做註釋的工作。」此外,他也強調解經者必須謙卑伏於上帝及聖經的權威之下,其工作是評論聖經,而不是重寫聖經。
最後,鮑維均以羅十14-21的經文指出解經者的角色,其中「聽見」一詞重覆多次,因對保羅來說最不值得驕傲、最被動的動作就是「聽見」,正如福音是我們從最沒貢獻的方法而聽回來的,重點是神在基督為我們成就的救恩。「今日我們講道不是因為我們喜歡講道,而是我們要說給人聽,我們的福音是聽見而得,而不是我們做了甚麼而得。」同樣,他指今日完成「天註」後可能很快會被其他釋經書取代,但這都不要緊,重要的是聖經的存留。
在講道後,當初在一九七八年發起進行「天道聖經註釋」工作的天道書樓創辦人容保羅牧師及贊助「天註」工作的已故許書楚長老的女兒施許怡敏女士,分享對完成整套「天註」的感受。
容保羅牧師認為許書楚長老和鮑會園牧師均是「天註」背後的重要人物。他分享上帝呼召他作傳道時自己有兩個感動,第一是希望為中國教會翻譯中文聖經,第二是串連不同學者做一套完整的華人聖經註釋。他分享自己並非學者,但有機會認識不同的華人學者如鮑會園牧師、周永健牧師等,且當時得到許書楚長老經濟上慷慨支持,便憑信心開始了第一本「天註」工作,回看那都是上帝奇妙的工作,完成了又大又難的事。
施許怡敏則分享父親只是普通的基督徒商人,但有志於基督教教育,學習將其五餅二魚奉上給主,結果成就了一整套釋經書成為很多華人讀者的祝福,這也鼓勵著大家思考今天怎樣學習獻上自己的五餅二魚。
其後,陳肇兆牧師帶領一眾天道書樓董事、天道聖經註釋公司董事及「天註」作者進行奉獻禮,唱頌〈坐在寶座上聖潔羔羊〉,寓意將整套「天註」獻給上帝。
網友回應 | |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