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Bible.com

台灣聖經網

楊慶球臨別寄語教牧: 當和而不同 勿排斥異己!

2016年06月27日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推薦本篇新聞 : 31


「如果(梁振英)來你們教會,你(教牧)可以對他說,你不能來我們教會,你去地獄吧!這不就是文革時候的黑五類嗎?政見決定你!(文革時代)甚麼是黑五類?你是國民黨,於是你是壞人!我們正在走回文革的道路?我們不是這樣吧!……作為牧者,如果你有前設,永遠就有一班人在你排擠之下、在你咒罵之下!」楊慶球強調,不是「撐政府」、不是「反佔中」,臨別寄語香港教牧當保有自己的政治立場繼續講之餘,切記和而不同、勿排斥異己。

你可以搞革命 但牧養就是牧養

加拿大恩道神學院院長楊慶球6月20日在宣道會希伯崙堂舉行榮休研討會,主題「社會困局下的牧養實踐」。聚會一開始他即表示,今天希望以牧者的身份,針對目前教會和社會撕裂情況,和一群自己人、學生分享心底話。是次榮休講座於宣道會希伯崙堂舉行,約七十人參加。

楊慶球以耶利米作為例子表示,耶利米當時政治處境有點像香港,巴比倫出現內亂,猶大國情傾向聯手埃及對付巴比倫以求獨立,但當時耶利米在神裡面得到的訊息是巴比倫要征服猶大,先知最後落得叛國罪的下場。他表示,作為神的僕人,當神的旨意和國情有矛盾時,耶利米選擇忠於神,不是忠於國家或者民族,更不會討好人:「先知不是要有幾多人Like他,或者幾多人附和他,但他知道上帝的說話,是這樣就這樣,他要為此付上很多的代價。……耶利米的事奉,正正代表著歷代的傳道,或者歷代主的僕人,許多時候不怕強權,甚至其價值觀是要超越民族和群眾。」

楊慶球認為,政治是暫時的,上帝是永恆的,在嚴峻的政治環境下,牧者更應讓上帝成為上帝,不應強加政治立場於人:「我們是不是要他們先通過政治審查然後才牧養他們?如果過不了政治審查,我們就Fade(趕)走他們。我不會改變自己的看法,但我要問一個問題,面對這些人,我會不會用我自己的看法,你必須要和我同一個看法,還是;在教會裡面,是一種末世性,是一種永恆性,而政治上有不同的看法,都是暫時的。」他又寄語教牧,勿做「一言堂」:「保羅曾經講過,一主、一信、一洗、一上帝,但保羅從來無講過,一個神學、一言堂,保羅又提到或男、或女、或自由、或為奴的,所以「一」,代表合一,正正因為不同才需要「合一」。……「一」,不是一言堂,共產黨是一言堂,民主獨裁也是一言堂,一言堂的意思就是你必須聽我的說話,否則我打壓你!我殺了你!」

但楊慶球認為,牧者避而不談政治不是辦法,只會讓問題更嚴重,他鼓勵牧者要講,甚至攪革命,但是在牧養時就當牧養:「民主派也好,建制派也好,我們不會先用政治審查作為我牧養的條件,我們以天國永恆性去看。你可以放下自己身份,去參與革命,我完全尊重,但作為屬靈的僕人,我們可以在這個群體裡面去醫治、去包紥……許多的政治,都可以暫時擺低,因為教會不是一個革命團體,教會是一個永恆的團體。」

楊慶球又以加拿大一個華人團契作為例子。他表示,由於廣州人亦講廣東話,因此,在加拿大的華人團契,很難分出誰是香港人;誰是大陸人,一次團契聚會食飯,就有港人席上大談「強國人」議題,談得不亦樂乎,突然席上就有數位來自廣州的弟兄姊妹突然站起來表示:「我們是強國人,我們怎麼和你們吃下去?」一走了之,因此他認為,牧者胸襟很重要,牧養的時候當考慮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個人掙扎。

而浸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助理教授郭偉聯回應的時候坦言,雖然楊牧師是其恩師,但是在佔中期間,亦曾經因為政治立場和他激辯,甚至一言九鼎,但他強調,熟悉楊牧師為人,相信楊牧師絕非「維穩」,是對教牧真心的提醒。

新一代學者言論惹火 黃國維:言論遍地開花是好事

另外,座談會上又講到近年新一代神學學者言論惹火的問題,楊慶球承認,愈來愈學術是個趨勢,但仍然希望時下學者要顧及教會和弟兄姊妹的感受:「相信你讀神學,真的研究神學,都是需要呼召的!因為它不是一個純粹的學術,但現在是太強調了!例如我在美國、加拿大開學術會議,他們真的很學術,學術性就是學術性,不會照顧人的感受,因為學者是不用給答案的,牧者不可以,牧者會不安的,你講完以後,教會會不安,(教會會)散晒!」

而中國神學研究院助理教授黃國維則認為,不同的神學言論遍地開花是好事,:「神學裡面有不同的看法,所謂遍地開花絕對是一件好事,要不是這樣,就做不了進入處境的神學,不過如果你為著打敗對方,為著有更多Fans(粉絲),以這種動機去做神學,會有很大的危機,因為這樣的神學會有偏差。」

郭偉聯則表示,教會不同意見的人,學會怎樣對話,可以成為社會一個好的示範:「教會在做一個社會的示範,目前的情況是大家都在吵架,大家都在爭吵大家覺得很重要的事情,其實教會能夠在這種狀態底下,學會怎樣對話,我反而覺得是社會的福份。」

後記:楊牧師在神學院教書超過二十年,是時下不少學者的恩師,在座談會上,伯特利神學院副教務李雋就憶述當年在中神讀書,父親去世,是人生最難過的時候,楊牧師的一通電話,給她許多的安慰;而郭偉聯亦表示,當年就是楊牧師的鼓勵,促使他到外國完成博士學位。

「學人牧者、牧者學人」,既是學者;亦是牧者,楊牧師的紀念冊上這個標題,多少標誌著上一代華人學者的形像,亦標誌著傳統教會對下一代學者的期望。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