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進的和平對談會 Andrew White︰惟有愛能帶來和平
2016年05月20日
【時代論壇訊】
有人的地方,自然就會有衝突。小至職場、家庭,大至社會,近年的衝突愈趨頻繁、明顯,這與世代之間價值觀的差異有關。在地球的不同角落,不止是觀點與角度不同,更有與民族、國家利益之間的衝突。香港大學Faith and Global Engagement早前舉辦的一個對談會,邀得在伊拉克St. George Church牧會的Andrew White牧師、九龍清真寺及伊斯蘭中心首席伊瑪目Muhammad Arshad及猶太教莉亞堂拉比Asher C. Oser,分別以基督教、伊斯蘭教及猶太教角度討論相關問題。
在他們宗教的角度,何謂和平呢?White認為,基督教的和平來自耶穌降臨於世上,帶來平安。在世的信徒,則需要持續促使和平的信息能廣傳,例如他們可與仇敵、壞人結交朋友。Oser認為,我們於世上生活,就需要帶來和平,為世界作出貢獻,並無他選。猶太教背後就有希望與和平的理念。Arshad則認為,人與人之間總有差異。在伊斯蘭教的角度,和平是大家坐在一起,找尋共識,活出世界的美好。
和平、公義大家都想有。但是,世事往往不是如此美好。壞人當道,好人當災屢見不鮮,很多人都會徒歎奈何,問道︰「天理何在?」究竟神能否帶來公義呢?White同意此說法。Arshad也同意神會帶來公義,但他補充人的參與亦相當重要。使世界變得和平除了人的參與,究竟是否需要神的參與呢?White認為這亦有神的參與。在我們與其他人問好說「平安」的時候,就已經帶來和平。他認為和平的真義在於在不同地方、不同環境下都分享和平的信息。Arshad都認同神會帶來和平,但他關注會否有人把神當作工具,宣揚他們理解的和平。
惟有愛與寬恕可勝一切
近年,在中東地區不斷傳出有關「伊斯蘭國」的新聞,大多都涉及成員殘害當地平民以至外國人。在他們的眼中,應如何看待仇敵以至會否認為世上有些人是邪惡呢?
大家從史實中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屠殺大量猶太人,成為猶太人一個永遠的傷口。所以,來自猶太教的Oser舉納粹德國作例,指出有些人實在難以原諒。但是,他亦會以兩方面看此問題。第一,他認為需獨立評估每個人,不能輕易就將「邪惡」這形容詞放在其他人身上。有時候,我們會太快下定論,說某人是邪惡並且政府未有及時回應,這並不恰當。Arshad指,穆斯林會首先重視寬恕、原諒仇敵,而非以暴制暴,反而是更可行的辦法。他以已故南非前總統曼德拉作例,指出曼德拉所展現的寬恕態度是其中的表表者。至於White,他稱在基督教來說,耶穌基督已寬恕每一個人。他以耶穌被釘上十架時向上帝的祈禱作例,指當時祂向上帝祈求赦免人們的罪,因為他們不知自己所作何事。對待仇敵,他認為最重要的是寬恕。他以自己兒子在生日會能成功邀請仇敵為例,指出惟有愛與寬恕,可勝過一切。
為和平而殺人可行嗎?
但是,面對如「伊斯蘭國」成員的仇敵,寬恕一詞難以輕言。你放他一馬,他可能頃刻就準備殺你。為和平而殺人可行嗎?三位講者都認為這問題難以回應。White認為應以所有代價阻止殺戮的發生,但卻要面對不殺對方可能會引致更多人被殺害的問題,對此感到矛盾。Arshad認為只有在沒有其他方法為社會帶來和平的情況下才考慮下手殺人。Oser都表示認同,認為在出於保護其他人的情況下才能選擇殺人。
在香港,大家面對的未必是槍彈下的衝突,但社會出現嚴重分化,世代之間出現分裂,究竟宗教可如何促進復和呢?White提到對香港的問題不太認識,所以難以下定論。一般而言,他認為只有愛能帶來復和,不會製造進一步的分裂。Arshad 則認為條條大路通羅馬。當大眾認為此路不通時,可改用其他方法表達意見以達到目的。
最後,主持人問到究竟我們有何實質的方法可帶來和平。White則以自己過往在巴勒斯坦,會推動醫療、衛生、教育等社會服務,指出惟有透過行動使他人感受到愛。這些行動,亦能使宗教間無分彼此,一同參與,為世界帶來真正的和平及希望。
Radical Peace—Theologies and Practices of Reconciliation講座於五月十六日舉行,有近千人出席,當中包括港大校長馬斐森。
網友回應 | |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