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變動的21世紀中「做神學」 8種思考帶你回到聖經智慧
2015年07月07日
身處在變動的21世紀中,太多社會議題像是要淹沒羊群,而每一次事件發生,牧者也如摸著石頭過河,尋求回應羊群或社會的適切答案。「新加坡神學院」教務主任謝木水以「回到聖經的智慧」,在理性與信心的要素下,提出8種在多元處境中的神學思考。
帶領信主的朋友 卻皈依佛教的衝擊
「帶領我信主、從小到大的朋友,邀我去他家吃飯,他說要脫離基督教,皈依佛教,因為他說『基督教歷史充滿血腥暴力』,是他研究的宗教中最暴力的…」這段震撼的告白,曾經讓謝木水詫異,無法給予對方圓滿的答案。
直到2001年911事件發生,他徹底安靜下來,體會基督信仰「面臨最嚴峻的考驗。」就如他所住的新加坡一樣,有清真寺、廟堂、佛寺、基督教會,處在文化、宗教多元的世界。
破除看世界的框框 回到聖經智慧
而謝木水相信,「做神學」不但能用艱深的詞彙表達,更要挑戰和沒有神學背景的人分享。「我們看世界都有框框,無論大框或小框」,這些框架讓人們用不同角度看世界。
因此,今日的神學思考,必須破除框架,「回到聖經智慧」,以聖經智慧為神學思維的「預設語言」,不但能整合理性與信心的對立,還能克服西方神學排除異己的暴力「基因」,並在世俗中建構切合多元文化與宗教的處境神學。
神學不是個人的救贖 而是對他者的關懷
針對「神學」的定義,謝木水將其分類為8種。1)神學是聖經智慧的實踐、2) 神學是啟示為本的思考、3)神學是屬靈的理性運作、4)神學是面向他者的倫理、5)神學是基督中心的對話、6)神學是科際對話的歷程、7)神學是非暴力化的盼望、8)神學是顛覆世俗的空間。
神學不是讓自己完美,而是從敬畏神開始,走出自己面對他人,唯有在對他人關懷時,才能完善自我。面對多元宗教的對話,不是單單一句「我尊重你」的安慰,而是一起尋求真理,當真理攤在面前,看誰最能詮釋宇宙來源、生老病死、彌賽亞的盼望。
透過聖經智慧看上帝的作為,在不同學科進行對話,就能帶著神的話語,更多面的看待事件,讓神同在,使「我們的故事,成為上帝的故事」。
網友回應 | |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