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以色列教育合作啟動! 點燃創新火花
2015年04月01日
「未來創新成就,就藏在這些年輕人身上!」駐台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何璽夢(Simona Halperin)一席話,拉開「台灣•以色列教育與創新合作論壇」序幕。
論壇於今(31)日於台北市金融研訓院展開,上、下午分別以「教育」和「創新」為題,台北市長柯文哲、前行政院院長唐飛、以色列駐台經貿處長Doron Hemo等貴賓共同出席,探討台灣如何運用自身資源,與世界創新之國-以色列合作。
台灣現況:教育過於受限 開放才能刺激競爭
遠見天下文化創辦人高希均教授表示,世界上沒有一個教育落後的國家,社會是進步的,如果教育只是少數人的權利,充斥著「窮教育」、「苦孩子」,社會不可能安定和發展文明。
話鋒一轉,他指出台灣教育的困境-「政府管制太多」,導致學生缺乏創造力,過多的保護反而讓台灣學生踏不出舒適圈。
高希均說,有任教於台灣頂尖大學的朋友和他分享,只要走進教室,看見班上有3~5位大陸學生,就可以知道,全班將會「充滿生氣」因為有不同的刺激;反之,即便是名校學生,上課也容易死氣沉沉。
「有人願意跟你競爭,是在幫你的忙!」
以色列智慧:「搬走桌子」聊創意 問答中激發思想
以色列能以800萬人口,締造許多令世界驚嘆的記錄,與長年處於高度競爭的環境息息相關。
以色列學生Yuval表示,父母從小教導他們透過問問題、創意解決挑戰,享受追求成功的過程;同時,以色列人不分男女,18歲時就須被徵召從軍,Yuval認為,以色列軍隊的訓練,也是塑造他們如此不一樣的原因。
每當逾越節時,以色列全家會聚在一起,透過哈加達(編按:一種用來傳述逾越節規定的猶太文本)的「問答」,認識歷史,也更了解自己。
利歐拜克教育中心(The Leo Baeck Education Center)校長Dani Fesler分享,「問與答」就是以色列教育的核心,無論在家裡和學校都是如此。此外他也提到,以色列的上課時間從原先的45分鐘延長至80分鐘,激勵老師用更有創意的方式授課;老師們不僅常鼓勵孩子問問題,也常「搬走桌子」,和學生坐在一起交流、分享。
教育不是一蹴可幾 盼深入以色列取經
這場論壇,為台灣與以色列的交流翻開嶄新的一頁。
未來,「以色列EON萬國教育中心」計畫與「華以合作中心」推動共同教育、共同創新、共同發展。EON創辦人林榮恩說,台灣和以色列各有所長,合作起來幾乎完全互補。
康寧大學主任秘書鄭端耀博士表示,台灣需要學習的,不是以色列的硬體,而是他們的軟實力;他也明白,教育無法一蹴可幾,除了學術討論與交流,更希望組團前往以色列,與當地機構有更深入的交流和學習。
網友回應 | |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