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Bible.com

台灣聖經網

蛻變吧!踏入世界的教會詩班

2014年12月19日

基督教今日報

推薦本篇新聞 : 31


詩班,是一群歌頌神的子民;在天上的敬拜者,更是晝夜不止息的職分。

自馬丁路德宗教改革後,神的話重新回到人民手中,會眾恢復唱聖詩。演變至今,詩班經過時間淬煉,有所蛻變,帶出的震撼力,依舊充滿生命力,觸動聽者的心,更是啟發會眾一同敬拜、無可取代的一股共鳴。

聖經《出埃及記》記載,神翻滾紅海,使洋海立起如壘,以色列人在海中走乾地,海便淹沒追趕他們的法老軍兵與車輛;那時,摩西和以色列眾人向耶和華歌唱。《歷代志上》,當約櫃運入耶路撒冷後,極力跳舞迎接約櫃的大衛,初次藉亞薩和他的弟兄以詩歌稱頌耶和華。

這些都在在顯示,唱詩的眾人如同一人,不分你我、齊來獻上敬拜的「心靈與誠實」。
即使現今許多教會的詩班逐漸凋零,甚至有成員年齡層年長化的情形,但自海外回台製作聖詩專輯的「响音樂專業錄音工作室」負責人顏卲曄認為,「詩班可以做到現代音樂做不到的事情」,這是因為,匯聚眾人「心」的詩班,唱出百世流芳的曠世鉅作,這些經典更是創作者「用生命譜出」的恩典記號。

服事的心最要緊 驅使技巧純熟

專業詩班雖震撼,卻有過多匠氣,掩蓋掉敬拜的真心。在詩班與敬拜團相互興起的世代,詩班必須正視,「(現代)敬拜讚美會出來,是因為詩班變成『觀賞藝術』。」另外也有不少人爭論:教會詩班成員是否需要經過專業訓練?

該音樂工作室女主唱張以茜表示,詩班領導者或負責人必須擁有「上帝(為父)的心」,這份心就如同馬太福音中的國王設筵,「不論善惡(的人)都召聚來」。她贊成詩班可以廣納各樣喜悅向神獻上祭拜的人。

顏卲曄也說,「有服事的心最重要,技巧是其次」,如同救恩不只給精英,平安也歸給神所喜悅的人。該音樂工作室監製顏真謙斬釘截鐵表示,一群「音樂素人」所唱出的真心,勝過匠氣譜出的作品。再次強調有服事的心志最要緊。

張以茜舉得過多次美國音樂葛萊美大獎的「布魯克林會幕教會詩班」為例,該詩班成員多非科班、許多曾為嚴重酗酒者,更別說受過正規音樂訓練,但他們全是被上帝觸摸生命的歌唱者;指揮辛凱蘿師母不懂五線譜,卻能彈琴作曲。當製作公司替他們錄製完音樂,要索取樂譜卻無所得,當專業音樂人在詩班演出後,做出歌譜,發現分部竟達8部之多。

「詩班有很多的生命見證,雖無法說出,但他們唱的時候,你可以感受到,並被感動!」感動張以茜的,不是詩班人數的氣勢、也不是管弦樂的澎湃、更非他們是得獎的常勝軍,而在於「因為他們有生命!」

新興的敬拜團V.S.無可替代的詩班

自大衛時代而起的亞薩詩班,起初扮演祭司角色,但可惜的是,基督教訂為羅馬國教後,詩班卻淪為「表演團體」,而後成為「教會獨特的藝術」。馬丁路德改教後,雖產生許多變革,但顏卲曄說,不可否認的是「教會詩班人越來越少,很可惜。」因較為優勢的教會僅在乎詩班的專業程度,以文化機構演出為滿足。

傳統教會詩班成員也在年齡、心態和曲風等各方面逐漸式微,引起世人共鳴的程度確實不如以往,「聖詩文化和詩班的版圖越來越小,傳統教會難以讓下一代接觸傳統聖詩。」

20世紀,敬拜讚美等流行福音歌曲的敬拜團,隨著現代曲風潮流而興起,「還敬拜於民」的敬拜團也藉此傳福音。但敬拜讚美部分充斥著「會眾等同詩班」的迷思,因此忽略詩班的重要性。「敬拜團有他的好,但詩班無可取代。」顏卲曄說。

要打破傳統詩班的框架與侷限,使詩班成為引領世界潮流的基督教經典文化代表,必須重新架設詩班的格局與視野。例如,「技巧放旁邊」,傳統詩班歌曲可融入流行音樂曲風、通俗的普世字彙,加入敬拜讚美的元素;詩班成員的服事心態,須時時自許成為「傳福音的光和鹽,不要失了味和傳講救恩的心。」

業餘也能服事神! 女主唱張以茜見證神恩

廣泛而論,敬拜團的組成須具備多種樂器和人聲,團員音樂造詣經過篩選,也要花時間練習,以呈現美好的默契配搭,「不是人人都可以進來的團體」。而詩班的入團門檻,其實可以比敬拜團更開放。

普遍認為,傳統詩班團員必須經過試唱篩選、具備樂理能力。但顏卲曄說,就算幾位成員音有失準,一群人服事的熱忱、力量與氣勢,能夠遮掩這些瑕疵,仍能觸摸人群。「詩班的力量,就是一群的力量!」上帝能夠轉化這些美麗的錯誤,成為感動人心的服事。再者,簡易型詩班三五人即可成軍,聖誕街上報佳音,成員都充滿喜樂,這就是最美的詩班。

「詩班,不應該是給音樂特權的人,如同救恩的象徵,應是open to everyone(開放給每個人)。」這些剛信主的人,擁有一顆單純想服事的心,而詩班唱詩就是最輕省的敬拜服事。顏卲曄相信,不論擁有的技巧、過去經歷、教育程度如何等,一個人只要喜歡唱歌、願意服事神,都能加入「為主而唱」的詩班行列。

張以茜做見證:「我能夠唱歌,是神的恩典。」做敬拜讚美音樂出身的顏卲曄,在太太張以茜有次練唱時,使用「自動調音器」,讓錄進去的音是正確的。但這台機器出現3、4次當機,可見她多年前的唱歌技巧,確實有待加強,張以茜也坦言,「我以前唱歌不是太好」。

但「如果有想服事的心,就會想進步,reach(接觸)到的人會更多。」不放棄的張以茜,找專業的歌唱老師調整歌唱方式,如今成為專業的主唱。「沒有人說,業餘不能服事神!」

「低門檻、高果效」的詩班 用「群體」力量感染世界

詩班做為「體現心靈和誠實」的「最大代表」,必須在「事奉熱忱」與「技巧進步」兩者間取得平衡。「如何讓大家保持事奉熱忱,又願意下苦功進步,是非常不容易抓的平衡。」顏卲曄說,若是偏重一方,必定有所爭議。

「技巧,應是(詩班)練習時注重的,但獻詩時應著重服事的心。」平時以教會主日、婚喪喜慶、報佳音獻詩為服事定位的詩班,會影響到教會的敬拜氛圍,同時具有關懷社會的功效。顏卲曄舉告別式的詩班獻詩為例,「安慰在傷痛中的人,『講話』比不上『唱歌』。」成員專注在敬拜服事的心,與哀哭的同哭,確實能帶給哀傷的家屬安慰。

就現實情況而言,一般認為,參與詩班的會友,難以招聚、花費許多時間練習,但這份事工,只要簡單的歌唱技巧,用眾人「群聚」的力量,就能帶出歌曲的安慰或喜樂等氛圍果效。顏卲曄肯定,「低門檻、高果效的事工,非詩班莫屬!」

走出教會 為基督創作出影響世代的聲音作品

回顧過去海外宣教士在台灣所做的貢獻之一,就是將美麗的聖詩翻成台語,聖詩與詩班確實陪伴台灣人民走過一段長路,是許多人的共同記憶。然而,隨著世代更迭交替,傳統聖詩與時下世界脫節,面臨「沒有素材可做」的情況。

顏卲曄建議,教會詩班事工負責人,除了對世代曲風敏銳,同時需了解「世界的音樂」,如此才能創作出「親民」的聖詩。他同時有感,「這個社會屬基督的聲音太少了!」因此建議要產生更多優良的作品,用詩班敬拜的震撼力,傳唱教會的核心價值,翻轉這世代的文化;現今錄音成本已降低,教會其實可以嘗試改變,進入錄音室錄製作品,呈現真實獻詩的一面。

「若真想建立起影響這世界的文化,先要把『根』找好,教會文化工作者在『根』的基礎下,才能創作出有深度、意義和話題性的作品。」顏卲曄指明,在其他宗教也開始有詩班的情況下,教會詩班不能一味固守城池,應極力做出優美的作品、帶出純正的文化,影響社會。

「响音樂專業錄音工作室」所錄製的第2張專輯《聖善夜》聖誕聖詩專輯,就加入教會詩班錄製,並結合電影配樂,展現創新的現代曲風。該教會詩班團員說,自從顏卲曄指導詩班後,聖詩的風格更為活潑,使用樂器和現代曲風的方式,吸引更多人加入詩班,樂在其中的事奉心志,更觸發成員「下苦功」加強音樂技巧。

詩班,不應成為教會的藝術品。顏卲曄呼籲,詩班要走出教會,將神的希望和愛帶給世界,以成為「世界良心希望和愛的發聲體」為社會責任。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