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廈裡的祈禱室
2014年11月25日
文圖◎Arsone
人生如戲,這一切真是意料之外,沒想到第一次出差、人生卅幾年來第二次踏出國門,就要離開亞洲;怕冷的我,想到要前往冬天可能飄雪的地區,不禁打了個冷顫……按照行程,在經過未來十幾個小時航程之後,飛機將會在紐約甘迺迪機場(John F. Kennedy International Airport)降落,拿著機票、相關文件以及行李,在桃園機場航廈等候著,對罕有出遠門經驗的我來說,有著濃厚的不真實感。
》》》》航廈逛街
不過既來之則安之,很難得才有機會來機場,加上距離登機時間還有一個多小時,我就很不客氣地在第二航廈裡面逛了起來。
走過了差不多七成五的登機口,發現很有意思的事──很多候機室都有主題設計,我印象比較深的主題有郵政、飛閱、Hello Kitty,在在顯出經營的用心。
不過我之所以那麼勤奮地逛第二航廈,還有個原因是我留意到航廈平面圖上一個地處邊陲卻很吸引我的小地方──祈禱室(Prayer Room),這真是我孤陋寡聞了,都不知道機場竟有這種規劃?雖然我不認為禱告需要特定的時空,但還是本著好奇心去看看。
不看還好,一看還真是開了眼界。原來,祈禱室共有三間,名稱都一樣,只是名稱旁邊的Logo與內部的擺設不太相同,由左至右映入眼簾的,分別是星月相伴的符號,代表的是伊斯蘭教;與伊斯蘭教祈禱室比鄰的,是以卍為Logo,這個我們不陌生,代表的是佛教;最右邊則是以十字架為標記,這就很清楚是提供給泛基督教的;三間祈禱室不多不少剛剛好是世界三大宗教。
》》》》看見世界縮影
看到這三間祈禱室並列,第一個想法是機場還真貼心,顧及到各族群的需求,設想周到。第二個感觸就比較深沉了,顯見對於這世界來說,宗教信仰只是服務的內容,基督信仰只是諸多選項之一,各人可以按著自己的需求、好惡任君挑選,每個人都可以宣稱自己所擁護、選擇的真理,可以隨個人主觀決定真理。
而且更諷刺的是,正如祈禱室在航廈的位置,這些都只是配角,只能位在人煙罕至的邊陲;在這個小小的空間中,我彷彿看到了這個世界的縮影。
也許對於世界而言,如同眼前並列的三間祈禱室所呈現的宗教有許多相似的元素,都是勸人為善、倡議更好的社會,似乎可以等同視之。世界如此看待宗教我想無可厚非,只是,基督徒可以因相同的名稱、類似的行為,就認同基督教與其他宗教是殊途同歸嗎?我相信答案是否定的。
只是既然不同,如何分辨差異?我們需要的不是直覺、不是經歷、不是理性、不是感性,而是聖經,獨獨聖經是基督徒認識基督的權威、是辨別真理假道的標準、是跟隨基督腳蹤的依據。
》》》》真實認識聖經
直覺和經歷、理性與感性不是不好,可是這些都不是絕對的真理,會因人而異,會因地制宜,會因時空更迭而變換,有時有機會觸碰到真理,但不盡然都可以,甚至按我的經驗,錯誤、偏差的機會還比較高。然而,聖經不是如此,基督耶穌不是如此,亙古到永遠不改變的真理也不是如此,而這就是基督教的根基。
我同意,基督信仰不是只有知識層面,甚至應該說,如果只有知識層面,對基督徒生活是有損無益,保羅提醒教會這有自高自大的可能(哥林多前書8章1節)。但是對聖經的真實認識,對我們奔跑這條屬天道路絕對有益處,聖經好比地圖,指向基督徒的歸屬,使我們曉得罪人得以回到父家只有一條路,使我們知道我們處在一個充盈肉體情慾、眼目情慾及今生驕傲的世界(約翰一書2章16節)。
而我們自己也是一個需要警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的軟弱者(馬太福音26章41節),如果不是靠著那使基督死裡復活莫大的能力、聖靈隨時的幫助,我們不但不能做什麼,還有被惡者吞喫的危險(彼得前書5章8節)。其實這些還不是最糟的狀況,如果我們想起何西阿警告以色列人因無知識而滅亡、被棄絕(何西阿書4章6節),那才是最讓我們膽寒心驚啊!在今日分別善惡的宗教氛圍中,受造的人與造物者的隔絕、為敵,似乎已經不再是首要關注的(歌羅西書1章21節)。
》》》》看見宗教
這三間祈禱室雖然分別代表著三大宗教,但我們藉著聖經的啟示,認識到基督信仰與其他宗教信仰之間的諸多分歧,這是我們不需要修一門宗教比較學就可以粗略得知的。
聖經徹底否定了人有藉著自身行善、藉著行為稱義的可能,聖經拒絕了宗教都是勸人為善的說法,因為自創世記第3章起,關於人類的記載都顯出了全然敗壞的真貌,是很令人難堪,也讓人難以接受,卻是一個事實。我們就是有什麼良善,也短暫得像是早晨的雲霧,是速散的甘露(何西阿書6章4節),都像是汙穢的衣服而令人羞於掛齒(以賽亞書64章6節)。
宗教的問題之一,正如保羅對以色列人的批評:「因為不知道上帝的義,想要立自己的義,就不服上帝的義了。」(羅馬書10章3節)因此佛教有萬千法門也好,伊斯蘭有穆斯林五功也罷,以及其他諸宗教所提的,或許於世界的標準、人間的價值而言有其高尚虔敬之處,對國家社會也有教化安定之效,但本質上都是為自己立了義的標準,能夠滿足人對善良、公義、正直的追求,並且能夠對自己肯定說:「我還不錯。」
只是這卻是安慰自己的話,這不是順服上帝的義,有一天公義、審判的主要評斷我們的一生,我們如何站立得住呢?我們只能在在那怒火前,尋求各種逃避、隱藏的方法(啟示錄6章16節)。這聽起來像是在恐嚇,總是聖經在發生之前告訴我們,是猶如先知古時的呼籲,趁還有時間的時候趕緊尋找、求告(以賽亞書55章6節),免得我們在與自欺無異的自義中滅亡。
》》》》看見基督
這個祈禱室所使用的符號,已然傳遞出上帝的義,那是在十字架所成就的義;在各各他的十字架上,上帝的公義與慈愛同時獲得滿足,上帝羔羊因著上帝愛世人的緣故,被設立為挽回祭、以死付上贖價,使我們這些本該死在自己罪中的,可以因信耶穌基督而被稱為義(羅馬書3章25、26節)。我們單單以此誇口,這十字架所成就、使我們出死入生的救恩,對基督徒的重要性使得保羅只願意哥林多教會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哥林多前書2章2節)這仍是今日我們不可少的。
祈禱室上的十字架只是一個符號,但基督徒卻不能滿足表象符號,而是跟隨基督腳蹤、生命中的記號(馬太福音10章37節),有一個不屬於血氣肉體、屬天的生命重生在上帝兒女身上,人可以因此認出我們是學基督的。或許如同祈禱室位在航廈偏僻之處,找著這條路的人是少的,世人討厭十字架,但上帝以永遠的愛吸引我們向著父家直奔,以基督的恩典堅固我們的腳步,以聖靈隨時的幫助使我們這雖有軟弱、也常疑惑的人,可以坦然無懼倚靠那加給我們力量的,一步一步地邁向天上為我們預備的聖城。
網友回應 | |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