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Bible.com

台灣聖經網

不要小看他們年輕

2014年11月11日

教會公報

推薦本篇新聞 : 31


◎余杰
2004年的諾貝爾和平獎頒發給巴基斯坦少女馬拉拉•優素福紮伊(Malālah Yūsafzay),與此同時,香港佔中的學運領袖黃之峰,也登上了《時代週刊》亞洲版的封面。
這兩個新聞事件具有深刻的象徵性和啟示性。從傳統的觀念來看,馬拉拉和黃之峰都還是不具備完全法律地位和民事能力的未成年人,他們都只有17歲。但是,他們的所作所為,他們的思想觀念,卻改變了他們的國家、他們的城市,乃至在全球範圍內產生了驚濤拍岸般的衝擊。
這是聖經中牧羊童大衛打敗巨人歌利亞故事的翻版。那些信心軟弱、逆來順受的人們,總是不相信這個故事會在現實生活中真實地發生。
子彈永遠不能比自由的翅膀飛得更遠
是的,面對那些荷槍實彈、氣勢洶洶的塔利班暴徒,你除了謹言慎行、沉默是金,還能做些什麼呢?面對控制14億人民和數百萬軍警憲特、號稱「穩定壓倒一切」的中共政權,你除了甘當順民、任其宰割,還能做什麼呢?
一定還有其他的可能性。羸弱的少女馬拉拉挺身而出,捍衛自己的自由與權利。她相信,唯有讓每個女孩子都接受教育,她們日後才能免於被奴役和被淩辱的命運。為此,馬拉拉險些付出了生命代價。
但是,子彈永遠不能比自由的翅膀飛得更遠,作為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拉拉被視為是安妮•弗蘭克(Annelies Marie "Anne" Frank)式的人物,《紐約時報》特派記者Jodi Kantor給兩個女孩子這樣的評價:「她們無懼於恐怖行徑,展現了非凡勇氣,激發了人們的希望。」
貧窮而有智慧的少年人
同樣羸弱的少年黃之峰也挺身而出,高聲喊出了港人的心聲——「勝利是不會向我走來的,我必須自己走向勝利!」共產黨的媒體對黃之峰竭盡汙衊誹謗之能事,居然編造出美國海軍陸戰隊特種兵教授他格鬥術的謠言。
其實,即便共產黨唆使那些「愛國」的黑社會暴力襲擊佔中的學生,黃之峰也不需要用格鬥術來應對。共產黨無法理解和壓服的,恰恰就是非暴力的力量,以及已故捷克總統、人權鬥士哈維爾(Vaclav Havel,1936年10月5日∼2011年12月18日)所彰顯的「無權者的權利」。
在台灣,也有一群年輕人挺身而出,林飛帆、陳為廷、洪崇晏、顏銘偉……他們一個比一個更加年輕。他們從黑暗的隧道中走出來,他們徹底告別了動物莊園裡的生活,他們深知「愛拚才會贏」的道理。聖經中說:「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總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做信徒的榜樣。」(提摩太前書4章12節)聖經還說:「貧窮而有智慧的少年人,勝過年老不肯納諫的愚昧王。」(傳道書4章13節)一個新的時代已經降臨,這是一個屬於覺醒的、愛自由的、永不放棄的年輕人的時代。
幫年輕人遮擋來自四面八方的明槍和暗箭
未來掌握在年輕人而非獨裁者手中。在香港,反對佔中的群體以老人居多,支持佔中的群體以學生居多。在其他社會運動中,也有相似的年齡上的區隔。
香港電視主席王維基在一篇專欄文章指出,成年人不願付出,甘願充當不問世事的奴隸,所以根本沒有權利批評年輕人,更沒有資格以影響生意及交通等理由,來否定年輕學子爭取公義的行為。
所以,我相信,成年人應當做的,不是居高臨下去「引導」那些以年輕人為主體的社會運動,不是以語重心長的口吻和久經沙場的姿態對他們說「見好就收」;成年人應當做的,是謙卑地充當輔助者的角色,是幫年輕人遮擋來自四面八方的明槍和暗箭,是心甘情願地為年輕人鼓掌與喝采。
當馬拉拉、黃之峰和顏銘偉這些年輕人起而行道、風雨兼程之際,中國的很多年輕人卻不願戒掉獨裁者派發的「洗腦膠囊」,在遵循「存在就是合理」的遊戲規則的大醬缸中活得心安理得。在中國,八九那一代學生的理想和激情早已遠去,「既然不能打敗共產黨,就加入它吧」成為新的共識。《紐約時報》報導說,同情香港佔中運動的中國年輕人寥寥無幾。「對於示威者的核心目標,即更大的民主,人們缺乏同情。」
他們當中有不少人在國外受過教育,使用蘋果電腦和蘋果手機,而且可以使用翻牆軟體繞過中國所謂的「防火長城」(Great Firewall),看得到未經過濾的新聞。但是,他們仍然不假思索地接受共產黨宣傳人員在國內外推銷威權主義治理的「中國模式」。他們未老先衰,成為「老大哥帝國」統治機器上一顆小小的螺絲釘。那麼,梁啟超百年前憧憬的「少年中國」何時才能誕生呢?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