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會美電視佈道家 展簡樸 促合一
2014年07月15日
【國度復興報╱編譯Asenath╱報導】要怎樣才能與教宗擊掌慶祝成功?美國幾位知名電視佈道家會晤教宗時辦到了。
教宗方濟各六月底與美國電視佈道家約珥.歐斯汀(Joel Osteen)等教會領袖會面的數星期後,會晤德州電視佈道家甘堅信(Kenneth Copeland)與詹姆斯.羅賓遜(James Robison)三小時,羅賓遜要求翻譯轉告教宗說,教宗的福音信息很令他感動,希望與教宗擊掌。於是教宗舉起手來與他對擊。
教宗會晤這些較富裕的美國電視佈道家時,正呼籲教會將注意力集中在照顧窮人身上,並要求傳道人過簡樸的生活。今年三月,教宗也會晤幾位美國奧克拉荷馬州億萬富翁基督徒暨美國最大的工藝品進口零售商霍比羅比公司(Hobby Lobby)的老闆,該公司七月才剛打贏官司,可以不按歐巴馬醫改法的規定,不必免費提供避孕和墮胎的醫療服務給員工。
甘堅信與歐斯汀最近遭人批評在教導「健康及富有」的成功神學,亦即吹捧基督教信仰可以增加人的財富。而教宗從所穿著的簡陋鞋子和搭乘樸素的飛雅特汽車,卻顯露他生活簡約的風範。
成功神學的信息似乎與教宗所傳揚的背道而馳。但教宗仍樂意會見任何人。福坦莫大學(Fordham University)神學教授裴帕德(Michael Peppard)說:「歐斯汀似乎在大批信徒中間很有領袖魅力。也許教宗是在挑戰耶穌的教導:如果你不同意某人的意見,就去與那人見面。」
去年,教宗解聘被媒體封為「豪奢主教」的德國黑森邦林堡教區主教艾爾斯特(Franz-Peter Tebartz-van Elst),因為他耗費四千三百萬美元興建一幢華麗的私宅。而甘堅信等電視佈道家2007年也曾遭愛荷華州共和黨參議員葛拉斯雷(Sen. Charles Grassley)質疑生活模式太過奢華。
甘堅信拒不透露他的財產,這項調查最後於2011年終結,儘管所有被調查的牧師都不與檢方合作,檢方卻也找不出他們有什麼過錯,因此均判無罪。
有關與教宗會晤的情形,尚得不到甘堅信的回應,但他在向會眾講道時,曾播放今年稍早他與教宗用智慧型手機通話的錄影帶,雙方呼籲信徒拋開歧見。
羅賓遜牧師說:「所有批評甘堅信的事,沒有一件是我看見的事實。我也不喜歡基督徒在背後互相批評對方。」但他說,他出生於聖公會背景的家庭,直到成年後期才「重生」,許多基督徒和天主教徒都有這樣的經歷,信主了但卻不認識基督。
事實上,教宗會晤這些美國佈道家反映出教宗強調的事與天主教歷來看重的並不相同。前教宗本篤十六世經常哀悼他的祖國德國的基督信仰沒落了,整個歐洲也同樣遠離神。相反地,阿根廷裔教宗方濟各出身於天主教面臨五旬節教派競爭挑戰的地區。
教宗會晤基督教知名傳道人似乎是非比尋常的事,同樣讓人忸怩不安的是不少信徒認為,天主教和基督教歧見太多,包括聖經的角色、聖徒、聖母馬利亞的身份及救恩的本質等等;新教徒甚至永遠忘不了天主教在中古世紀的宗教裁判所對基督教的審議。
但羅賓遜說,他和教宗找到共同點,就是委身照顧窮人。他這樣形容教宗:「我並未看見他表現得好像是個絕對可靠的人物。他也認罪、要求別人為他禱告,且勇於代表天主教領袖階層向世人道歉。」
歐斯汀六月初與教宗的會晤則是由國際基金會調處的較大型聚會,這項名為「團契」的聚會還有猶他州摩門教徒參議員李麥克(Mike Lee)、加州牧師提蒙斯(Tim Timmons)、韋斯特蒙學院校長畢伯(Gayle D. Beebe)參與。
教宗六月曾在羅馬會見五萬多名靈恩派的天主教徒時,坦承他有時候會對靈恩派信徒的禱告方式感到不自在。但是,他依舊跪下來接受這些信徒為他代禱,而且他也用方言禱告。他說:「分歧來自何方?撒旦。請藉由內在的爭戰逃離這分歧。」
據佩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調查,五旬節和靈恩派信徒(在其他教會,包括天主教,靈恩派往往就是五旬節教派)有許多共同處,譬如說方言、禱告醫病等。靈恩派信徒占全球總人口9%,相當於五億八千四百多萬人,也等於是每四名基督信徒中,就有一人是靈恩派。
這很可能就是教宗為什麼擴大邀請會晤美國傳道人的部分原因。普世天主教與基督教機構老兵暨《從時代廣場到非洲馬利共和國的提布土市:後新教時代的西方與非西方教會的相遇》一書作者格蘭伯格.邁克爾森(Wesley Granberg-Michaelson)牧師指出,五旬節教派在南半球的增長速度是天主教的三倍,尤其是在窮人之間的增長很快。
「我猜,教宗知道,五旬節教派不容小覷。當然,教宗也希望鼓勵天主教的靈恩派信徒感到自在,並與五旬節教派建立普世化的關係,這麼做有助於彼此強化的增長。因此教宗所做的既有普世教會的創造性,且有意義。」
●為神的教會合一禱告。(圖文取材自religionnews)
教宗方濟各六月底與美國電視佈道家約珥.歐斯汀(Joel Osteen)等教會領袖會面的數星期後,會晤德州電視佈道家甘堅信(Kenneth Copeland)與詹姆斯.羅賓遜(James Robison)三小時,羅賓遜要求翻譯轉告教宗說,教宗的福音信息很令他感動,希望與教宗擊掌。於是教宗舉起手來與他對擊。
教宗會晤這些較富裕的美國電視佈道家時,正呼籲教會將注意力集中在照顧窮人身上,並要求傳道人過簡樸的生活。今年三月,教宗也會晤幾位美國奧克拉荷馬州億萬富翁基督徒暨美國最大的工藝品進口零售商霍比羅比公司(Hobby Lobby)的老闆,該公司七月才剛打贏官司,可以不按歐巴馬醫改法的規定,不必免費提供避孕和墮胎的醫療服務給員工。
甘堅信與歐斯汀最近遭人批評在教導「健康及富有」的成功神學,亦即吹捧基督教信仰可以增加人的財富。而教宗從所穿著的簡陋鞋子和搭乘樸素的飛雅特汽車,卻顯露他生活簡約的風範。
成功神學的信息似乎與教宗所傳揚的背道而馳。但教宗仍樂意會見任何人。福坦莫大學(Fordham University)神學教授裴帕德(Michael Peppard)說:「歐斯汀似乎在大批信徒中間很有領袖魅力。也許教宗是在挑戰耶穌的教導:如果你不同意某人的意見,就去與那人見面。」
去年,教宗解聘被媒體封為「豪奢主教」的德國黑森邦林堡教區主教艾爾斯特(Franz-Peter Tebartz-van Elst),因為他耗費四千三百萬美元興建一幢華麗的私宅。而甘堅信等電視佈道家2007年也曾遭愛荷華州共和黨參議員葛拉斯雷(Sen. Charles Grassley)質疑生活模式太過奢華。
甘堅信拒不透露他的財產,這項調查最後於2011年終結,儘管所有被調查的牧師都不與檢方合作,檢方卻也找不出他們有什麼過錯,因此均判無罪。
有關與教宗會晤的情形,尚得不到甘堅信的回應,但他在向會眾講道時,曾播放今年稍早他與教宗用智慧型手機通話的錄影帶,雙方呼籲信徒拋開歧見。
羅賓遜牧師說:「所有批評甘堅信的事,沒有一件是我看見的事實。我也不喜歡基督徒在背後互相批評對方。」但他說,他出生於聖公會背景的家庭,直到成年後期才「重生」,許多基督徒和天主教徒都有這樣的經歷,信主了但卻不認識基督。
事實上,教宗會晤這些美國佈道家反映出教宗強調的事與天主教歷來看重的並不相同。前教宗本篤十六世經常哀悼他的祖國德國的基督信仰沒落了,整個歐洲也同樣遠離神。相反地,阿根廷裔教宗方濟各出身於天主教面臨五旬節教派競爭挑戰的地區。
教宗會晤基督教知名傳道人似乎是非比尋常的事,同樣讓人忸怩不安的是不少信徒認為,天主教和基督教歧見太多,包括聖經的角色、聖徒、聖母馬利亞的身份及救恩的本質等等;新教徒甚至永遠忘不了天主教在中古世紀的宗教裁判所對基督教的審議。
但羅賓遜說,他和教宗找到共同點,就是委身照顧窮人。他這樣形容教宗:「我並未看見他表現得好像是個絕對可靠的人物。他也認罪、要求別人為他禱告,且勇於代表天主教領袖階層向世人道歉。」
歐斯汀六月初與教宗的會晤則是由國際基金會調處的較大型聚會,這項名為「團契」的聚會還有猶他州摩門教徒參議員李麥克(Mike Lee)、加州牧師提蒙斯(Tim Timmons)、韋斯特蒙學院校長畢伯(Gayle D. Beebe)參與。
教宗六月曾在羅馬會見五萬多名靈恩派的天主教徒時,坦承他有時候會對靈恩派信徒的禱告方式感到不自在。但是,他依舊跪下來接受這些信徒為他代禱,而且他也用方言禱告。他說:「分歧來自何方?撒旦。請藉由內在的爭戰逃離這分歧。」
據佩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調查,五旬節和靈恩派信徒(在其他教會,包括天主教,靈恩派往往就是五旬節教派)有許多共同處,譬如說方言、禱告醫病等。靈恩派信徒占全球總人口9%,相當於五億八千四百多萬人,也等於是每四名基督信徒中,就有一人是靈恩派。
這很可能就是教宗為什麼擴大邀請會晤美國傳道人的部分原因。普世天主教與基督教機構老兵暨《從時代廣場到非洲馬利共和國的提布土市:後新教時代的西方與非西方教會的相遇》一書作者格蘭伯格.邁克爾森(Wesley Granberg-Michaelson)牧師指出,五旬節教派在南半球的增長速度是天主教的三倍,尤其是在窮人之間的增長很快。
「我猜,教宗知道,五旬節教派不容小覷。當然,教宗也希望鼓勵天主教的靈恩派信徒感到自在,並與五旬節教派建立普世化的關係,這麼做有助於彼此強化的增長。因此教宗所做的既有普世教會的創造性,且有意義。」
●為神的教會合一禱告。(圖文取材自religionnews)
| 網友回應 | |
|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