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Bible.com

台灣聖經網

新聞封面圖

「人人要發聲」政改研討會 郭乃弘:信徒有責讓公義仁愛落實社會

韋珮華

2014年07月10日

來源: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推薦: 推薦 31 分享: 分享至 LINE
香港市民近日透過六二二投票、七一遊行及預演佔中等,紛紛表達對真普選及政改的訴求。由循道衛理聯合教會亞斯理堂牧區社會公義關懷及實踐小組於七月六日在亞斯理堂主辦的「人人要發聲 政改定前程」政制改革研討會,邀得青年民建聯主席周浩鼎律師,香港大學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十八學者方案聯署人張達明律師、香港專上學生聯會祕書長、學界政改方案代表周永康,從多個角度就政改方案提出建議及分析,並由郭乃弘牧師從信仰角度作為反思,近八十人出席。

以實際行動創造談判本錢

周永康表示,獲三十萬市民投票支持的學界方案,建議公民提名必不可少,若由提名委員會提名,則應由立法會直選議員組成。他們認為,通過這種方法選出來的候選人將有政黨支援,政府在政策推行時會較現在的順暢,減少社會的抗爭。他深信,政改方案發將會影響社會的未來政府,同時又擔心中央政府未能落實普選時,香港市民應站起來向政府表達自己訴求。他又說,七一晚預演佔中,以及呼籲市民上街,都是為了通過實際行動創造與中央政府談判的本錢,迫使香港政府改變高姿態的政治手腕,並認真考慮處理、緩和日漸四起的民憤,而近八十位學生被拘捕,則是學生為社會的未來抗爭的表現。他警告政府說,若不改變現狀,將有更多市民上街,成為全球的焦點,為中央政府構成更強的輿論壓力。

周浩鼎表達對現在的政治環境的憂慮和不樂觀。他不同意周永康動員大量市民上街以抗衡中央政府的方法,並指出這只會讓社會走向極端,讓矛盾更為深化。他懷疑以這樣的姿態與中央政府談判,是否就能促使中央政府在政改方案「開綠燈」。他了解部份香港市民不想承認,但香港確實是屬於中國的一部份,是直轄於中央政府的一個特別行政區。他提醒與會者,最終的政改方案必須要得到全國人大常委的批准,如果將他們堅持的方案提請,而最後不獲批准,政改將無法走下去。

周浩鼎希望與會者能易地而處,嘗試從中央政府的角度去看香港的發展。他指,白皮書是由國務院頒布的高層次的官方文件,記錄了香港回歸至今的一段歷史,《環球時報》的聲音也反映了國內某些人物對香港的看法。在中央政府看來,香港不只是一個國際都會,亦是牽涉嚴峻國際形勢的地方,香港與中國內地更是環環相扣,因此中央政府必須份外的小心,提防外部勢力想要干預本地政治,亦要提防香港選出對抗中央的行政長官,導致國內地方群起「顏色革命」,「若國內發生大型動亂,對中央政府以及香港都不會有任何的好處。」

很多制度改變的先驅者是信徒

張達明表示,他一直在思考面對社會撕裂的基督徒應當如何定位。首先,他相信上帝會給予每個人在不同的時間、空間、處境和恩賜,並有不同的角色和定位,有些傳道人的召命是管理教會,有些人要照顧家庭病患者,有些人蒙召關懷社會,為受苦的人發聲,因此所以他不覺得所有基督徒都有責任為政改發聲,但他期望在整個基督的身體有不同的人扮演不同的角色。第二,基督徒是入世而不屬世。基督教是入世的信仰,耶穌昔日也走進人群當中,但不會被群眾牽著鼻子走,當群眾為祂定位作王的時候祂就會退去,又會與罪人撒該一起吃飯,接納和改變被邊緣化的人。

張達明說,他是刻意不表明自己是否支持佔中,他更期望在事件中擔任溝通協調的角色。「沒有人能拿著聖經去告訴誰佔中是否符合真理,佔中與否必定涉及個人的判斷,但聖經引導他明白到任何決定不能離開一個字——愛。」他解釋,雖然聖經不會特別教導別人改變制度,但過去兩千年卻又有很多制度改變的先驅者是基督徒。新約聖經教導僕人要服從主人,但主張廢除奴隸制度的卻是基督徒,他深信這是因為先驅者看到奴隸受苦受害,產生了憐憫的心腸,為了避免更多的人受苦因而挺身而出。

「佔中與否可能沒有絕對的對和錯,是看你背後重視的價值是甚麼,若反對是因為被洗腦,以經濟利益作為主導,就要反省信仰是否以金錢掛帥,注重自身安舒的生活,沒有關心有需要的人;若是贊成佔中,則要想是否只是高舉民主,認為發展民主就是萬寧丹,忽略民主也有其限制。」

張達明又評論,用愛以和平佔領中環並不容易,例如近日的預演佔中就不是具道德感染力的運動,無法讓人去反思有理想的年輕人寧願冒著犯法的危險去推動政制改革,反而將矛頭指向警民對立。他表示,戴耀廷是受馬丁路德金啟發而提出公民抗命,他挑戰基督徒若是參與這類運動會否願意自我犧牲,祝福警察,在基督的愛中喚醒他人的道德。

最後,他又提到在整個運動中的盼望,他相信只要上帝願意一定能夠改變,如果基督徒當中有認為要爭取民主就應當去做,即使最後未能成功也並非世界末日,「我相信上帝仍然會掌權,有祂的時間表。世界上所有的民主爭取並沒有一次就成功的,只要走對的路就應繼續堅持下去。」他又勸諭中央政府接納溫和民主方案,緩和緊張的政改氣氛。

郭乃弘認為,每位基督徒均有責任參與社會的公共事務,公共事務通過選賢與讓社會運作暢順良好,讓人人有機會工作、發展,不受任何的壓制、剝削、歧視。現時香港社會的運作不暢順,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當今的政府領導無方、無能,更缺乏誠信,得不到大部份市民的支持。

郭乃弘分析,香港作為重要的經濟體系,但政治制度仍然落伍,讓大部份市民未能分享經濟的成果,香港整體的財富是比三、四十年前增加很多倍,但貧窮的人沒有減少,貧富差距愈來愈嚴重,地產商壟斷香港的衣食住行。與此同時,基督徒是天國的公民,天國代表上主絕對的治權,代表公義、仁愛,基督徒有責任讓公義和仁愛落實在社會,因此不應袖手旁觀,為了讓香港社會未來發展和下一代,應該多思想,並以行動表達出來,讓香港可以選出可以代表自己的行政長官和立法會議員,只有這樣的政府才會得到尊重,為人們謀求福祉。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 回到新聞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