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台東現蹤 全民留意防疫
2013年07月26日
致死率高達100%的狂犬病在台東現蹤!日前台東縣東河鄉一民眾在家中受到鼬獾攻擊,經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家畜衛生試驗所檢驗,鼬獾及遭咬傷民眾,皆確診感染狂犬病。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表示,鼬獾會攻擊民眾顯示是狂犬病發作才會出現的行為,提醒民眾提高警覺。防檢局要求民眾:不要捕捉或接觸野生動物,如發現任何死亡野生動物,應通知所在地動物防疫機關處理,切勿自行處理,如家中飼養犬貓之狂犬病疫苗免疫已逾一年者,務必攜帶去施打狂犬病疫苗,同時避免讓寵物和野生動物接觸,以確保安全。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病毒性腦脊髓炎,致死率高達100%。 患有狂犬病之動物,其唾液中含有病毒,狂犬病病毒隨著動物的唾液,透過動物抓、咬的傷口進入人體。人類患者的唾液也會有狂犬病病毒,理論上有可能透過人與人直接傳染,但是至今尚無病例報告。
潛伏期從1至3個月不等,偶而短於7天,最長可達7年以上。發病初期症狀包括發熱、喉嚨痛、發冷、不適、厭食、嘔吐、呼吸困難、咳嗽、虛弱、焦慮、頭痛等,咬傷部位會出現異樣感的症狀,持續數天後,病患會出現興奮及恐懼的現象,然後發展到麻痺、吞嚥困難,咽喉部肌肉之痙攣,引起恐水之症狀(所以又稱為恐水症),隨後會發生精神錯亂及抽搐。
在狂犬病高風險地區,需小心防範被貓、狗等溫血動物咬、抓傷,並避免接觸或豢養來源不明的野生動物;遇罹病野生動物,勿以手部直接撿拾。
如遭溫血動物抓咬傷,請立即以肥皂及清水沖洗傷口15分鐘,以優碘或70%酒精消毒,並立即就醫作進一步之清洗與治療。就醫時應主動告知醫師相關動物接觸史及旅遊史等訊息,以及早獲得妥適的治療。相關訊息http://www.cdc.gov.tw/。
預防接種建議:1.從事狂犬病相關高危險群的工作人員(獸醫、研究人員、野生動物研究人員、捕狗人員) ,應事先接受預防注射。2.需滯留在國外狂犬病疫區,特別是要去偏遠和缺乏醫療設施的鄉村地方,活動屬於高危險性,可考慮暴露前預防接種。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網友回應 | |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