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Bible.com

台灣聖經網

五个「A」一个「B」

分享人:Punch

2024/05/30


五个「A」一个「B」

(刊登於《传书》2008 年12月)

张逸萍


我不止一次听见类似的故事∶孩子接到成绩单,看到有五个A一个B,就垂头丧气,担心要面对父母。因为父母要求全是A,若有一个B,必会用最冷酷的态度,狠狠教训他、奚落他、甚至痛打一番。

恐怕这故事太夸张,只会叫父母失去管教孩子的勇气!我要说句公道话∶这是极端例子!有多少孩子常拿全A的?他们的父母,谁会因为一科B而臭骂痛打孩子的?世上无奇不有,我不敢说绝对没有这样的人。但可以肯定说,是少之又少的。

我要反问:如果孩子成绩单上有五个D一个F,父母应否称赞孩子,因为他读六科有五科合格?会否对孩子说∶「孩子,不要紧,即便你六科都拿F,我仍然爱你,无条件接纳你」?

圣经的确说过∶「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恐怕他们失了志气。」(西三21)但也有说∶「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箴十三24)正如我们的天父既慈爱,又公义;所以,我们要既爱孩子,又要管教。

父母要明白∶孩子成绩单上的B或D,甚至是F,是反映他没有用功?还是表示他已尽力,成绩仍是不理想呢?前者需要管教;后者需要鼓励。

诚然,我们不易平衡公义与慈爱。保罗曾严厉责备哥林多信徒,说∶「你们愿意......我带著刑杖到你们那里去呢?还是要我存慈爱温柔的心呢?」(林前四21)当他们因著责备大大忧愁时,保罗也跟著软化了∶「我说几分,恐怕说得太重。」(林后二5)「这样的人......倒不如赦免他、安慰他、免得他忧愁太过,甚至沉沦了。」(林后二6-7)如果保罗也不能平衡公义与慈爱,我们更会感到困难了。

按著以上的故事,我联想到几件事情﹕

首先,中国人父母、基督徒父母也不例外,常会著眼于物质世界的得失。但是,根据圣经的教导,孩子的读书成绩不是最重要,品格才是。圣经说∶「父亲.....要照著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弗六4)

其次,中国人惯于滥用权威,说话不客气。保罗向哥林多信徒说自己「藉著基督的温柔、和平,劝你们......」(林后十1)父母在管教孩子时,要学习基督的榜样。

最后,以上故事可能叫你想起童年被父母无理责骂,勾起了无限怨恨。记住这是心理学给人的不良影响。圣经教导我们∶「忘记背后,努力面前」(腓三13),让过去的过去吧。

天下没有完美的父母,但天父是完美的榜样∶「生身的父都是暂随己意管教我们;惟有万灵的父管教我们,是要我们得益处,使我们在他的圣洁上有分。」(来十二10)基督徒父母,求主赐你智慧,处理每天的事情。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