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題: 拿但業和巴多羅買是同一人嗎?
請問約翰福音中的拿但業和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使徒行傳中提到的巴多羅買是同一人嗎?聖經根據有哪些?謝謝
問題類別: 聖經新舊約
|
發問者: EddyNan
發問日期: 2025/05/04
目前狀態: 已有人解答
最後回答日期 大前天
本篇資料庫ID 7646
本題關鍵字:
巴多羅買
拿但業
十二使徒
但
馬太
馬可
約翰
馬
使徒
約
福音
聖經
人
路加
|
大家的解答:
主題:拿但業與巴多羅買是否為同一人?——聖經依據與信仰意義
一、問題簡介
──────────────────────────────
在《新約聖經》中,拿但業(Nathanael)與巴多羅買(Bartholomew)從未在同一卷書中同時出現:
- 拿但業:僅出現在《約翰福音》(約1:45–51;21:2)
- 巴多羅買:出現在《馬太》、《馬可》、《路加》與《使徒行傳》的使徒名單中
這引發學者與教會對「兩者是否為同一人」的推測。
二、聖經根據與分析
──────────────────────────────
1. 拿但業的經文記載(僅在約翰福音):
- 約1:45–51:腓力介紹拿但業認識耶穌
- 約21:2:復活的耶穌向門徒顯現時,拿但業在場(加利利迦拿人)
2. 巴多羅買的經文出現(從未在約翰福音中):
- 馬太10:3、馬可3:18、路加6:14、徒1:13
- 與腓力常成對出現:「腓力和巴多羅買」
3. 理由支持兩人為同一人:
- 他們從未同時出現於任何使徒名單或福音書中
- 腓力與拿但業在約翰福音中的緊密關係,對應腓力與巴多羅買的搭配出現
- 「巴多羅買」是父名(意為「多羅買之子」),非個人名字;拿但業才是名字
- 教父傳統(如耶柔米、奧古斯丁)多認為兩人是同一人
4. 少數反對觀點:
- 沒有明確經文說明兩人為同一人
- 拿但業未被納入三本福音書的使徒名單,可能只是一般門徒
三、是否同一人,對信仰與聖經教導有何影響?
──────────────────────────────
1. 對救恩教義的影響:❌ 幾乎沒有
- 無論是否為同一人,對基督的死與復活、信心稱義等信仰核心毫無影響
2. 對聖經詮釋的影響:✅ 有一定影響
- 若為同一人,我們可從約翰福音補充對巴多羅買的了解
- 例如拿但業的信心告白:「你是神的兒子,是以色列的王!」(約1:49)
- 他是耶穌稱讚為「真以色列人」的門徒(約1:47)
3. 對教會歷史與傳統的理解:✅ 有幫助
- 傳統將他視為同一人,記錄其宣教至印度、殉道等
- 若不同人,則這些事跡需重新歸屬
4. 對信仰生活的意義:✅ 提供榜樣
- 拿但業對耶穌的回應與信心成為今日信徒的學習榜樣
- 也提醒我們:神認識我們內心(約1:48),信心不是表面而是內裡
四、結論與應用
──────────────────────────────
- 根據聖經線索與教會傳統,主流觀點認為拿但業就是巴多羅買
- 兩者從未同時出現,腓力與他們的配對、名字型態皆指向同一人
- 然而,這個問題屬於次要議題,無損聖經權威與信仰核心
✎ 教牧應用建議:
「這不是信仰的根基問題,而是對聖經細節的尊重與探究。
若是同一人,我們能更完整了解這位使徒的生命;
若不是,也讓我們看見耶穌的門徒群體有豐富的多樣性。
最重要的是:我們是否像拿但業一樣,真誠地跟隨耶穌?」
──────────────────────────────
補充備註:
- 拿但業(希臘文:Ναθαναήλ)意為「神所賜的」
- 巴多羅買(Βαρθολομαῖος)來自亞蘭語「Bar-Talmai」,意即「多羅買之子」
參考資料: ChatGpt
參考連結: http://
|
|
發表人: 耿
回答日期 : 大前天
|
|
網友評論:
發表評論或留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