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免費索取酷卡 11月24日 星期天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聖經知識庫 我要發問 我的發問 我的回答 福音Q&A

問題: 父子靈三位一體

父;子;靈 三位一體 聖經中有記載嗎?

問題類別: 基督教教義


發問者: YCM
發問日期: 2007/08/26
目前狀態: 已有人解答
最後回答日期 2007/08/26
本篇資料庫ID 410
本題關鍵字: 聖靈  聖子  聖父  教義  靈  神學  三位一體 

您尚未登入網站,無法使用本區功能

我要回答
您的答案
參考資料
參考連結
送出

大家的解答:


平安:
這個詞句確實沒有出現在聖經裡
但是,卻是經過一連串的辨證而漸漸確定的重要真理

最先使用「三位一體」這個哲學用詞的,是拉丁教父特土良(公元125年-230年)。他用「本體」(質,essence)來說明神性及神性所包括的一切。父、子、聖神同有一相同的本質,只是互相的關係不同。他用的是拉丁文Trinitas(英文Trinity),意為「三而一」。後來,這詞一直被教會採用。

早期的基督教教父所支持的三位一體,與現在的傳統基督教的三位一體教義是不同的。正如《基督教教義史》(伯克富著,趙中輝譯,基督教改革宗翻譯社出版)指出:「雖是如此,特土良的三一觀仍是不太正確,因為他認為三位格中有等次之分。」特土良認為:「父是全部的本質,子是部份的本質,因為子乃是從父演展出來。」特土良並沒有完全脫出子是低於父的觀點。特土良之所以被認為是重要的教父,因為他乃是第一個開始討論本質與位格概念的人;後來在《尼西亞信經》制訂時,所用的概念竟與他早一百多年所說的相合。「三位一體」的用詞是從特土良開始的,但特土良並沒有發展出後來的三位平等的三位一體教義。

從公元2-5世紀,基督教的教父們根據《聖經》,再結合古希臘羅馬哲學(包括新柏拉圖學派和斯多葛學派的學說),建立出一套屬於基督教的教父哲學(即早期的神學)。《教義史》指出:「在第二、第三世紀中,有人將古希臘哲學與福音的真理混合起來,形成了一派神學,即所謂亞歷山大派的神學。」(《教義史》 陸、亞歷山大的教父)這時期的著名教父有俄利根,他是用「永遠生出」來解說父與子關系的第一人。「俄利根說「道」(指聖子)有自己的位格,也與父同永,乃是由於父神永恆的旨意而生。」俄利根提出的「與父同永」,使三位一體教義有了一個神學基礎。雖然如此,俄利根仍認為「子是小於父的」。「俄利根不單是認為子在世時是次於聖父,就是在本質上看來也是次於聖父的。他有時又稱子為第二位神。」總括來說,早期護教士和教父(包括亞流)都是認為聖子(即子)與聖父(即天父)不是平等的,聖子在某一方面小於聖父。

教父亞他那修與亞流(及其支持者阿利烏派)有一個主要分歧,「亞他那修覺得,若以基督為受造者,即否認相信他而得救並與神聯合。」「會議中阿利烏派拒絕「永遠生出」的概念,而亞他那修卻堅稱此點。亞利烏派說,聖子是從無中被創造出來的,而亞他那修則主張,他是從聖父的本質中而生出來的。亞利烏派主張,聖子與聖父並非是同質的,而亞他那修堅稱,他是與父同質的。」

在羅馬帝國統治者君士坦丁大帝穿針引線之下,第一次基督教大公會議(後世稱為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終於在公元325年召開了。會議討論的是「同質」和俄利根的「同永」這兩個問題。結果,亞利烏派被判為異端。在此,教會第一次公認耶穌和天父上帝是同一本質,是同等的,井通過了《尼西亞信經》。由於這個結論是在君士坦丁大帝的武力脅迫下促成的,所以《教義史》上指出:「會議的決定並沒有止息爭端,只是成為爭端的開始。」沒多久以後,不論君士坦丁大帝抑或多數東方教會的主教們,竟都拒絕尼西亞公會議採納的《尼西亞信經》。

在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其實只討論了聖子和聖父同質的問題,而聖靈的正統性在《尼西亞信經》是沒有提及的。關於聖神的地位,《天主教歷史淺談(上二十三)》指出:「凱撒勒雅的主教巴西略(Basilio,330-379)用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思想作了一番神學思考,寫了一部《論天主神聖》(Il trattato sullo Spirito Santo,374)的書,他在著作中指出,聖靈與聖父和聖子是同性同等的。」及至公元381年的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大公會議在重新修訂《尼西亞信經》時上加上了聖靈的描述。

經過特土良和亞他那修的多年發展,最後由奧古斯丁確立為教會的神學信仰。加上在大公會議中的確定,三位一體最終成為傳統教義的一個重要部分。在宗教改革時期,新教改革家加爾文進一步說明三位一體的教義,故此這也是新教信仰的一部分。直到現代,傳統基督教均恪守三位一體為傳統的重要教義。

現按照正統神學的觀點,三位一體是有限的人類理性所無法理解的,例如在章力生的《系統神學》(卷貳-三位一體論)中說:「上帝三位一體的奧秘,非凡人的智慧能測;在人的有限經驗上,沒有類似的事,可作比擬;因此一切比擬的想法,都不能達成願望。在中古時代,乃視為一個奧秘;在十八世紀,乃視為一種無意義和不合理的教義。即使到現在,三位一體論仍不能有一個圓滿的解釋。在人的經驗和理解上,不能有一個完全恰當的比擬,更不能積極闡發其奧秘。」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89%E4%BD%8D%E4%B8%80%E9%AB%94

聖經雖然沒有明說這個詞句
卻有許多的經文支持

舊約部份

a「 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堛熙翩A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 神就照著自己的形 像造人,乃是照著祂的形像造男造女。」 創 1:26-27

b「當時耶和華將硫磺與火,從天上耶和華那?堙A降與所多瑪和蛾摩拉,」創 19:24

c「以色列阿!你要聽,耶和華我們 神是獨一的主。」 申 6:4

「獨一」原文是含有合一的意思,故不單強調 神是獨一,更強調 神的合一性。

d「我又聽見主的聲音,說:『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我說:『我在這 ?堙A請差遣我』」 賽 6: 在同一句話中, 神稱「我」及「我們」,這暗示 神是三位一體的。

新約部分

a「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太 28:19

當中的「名」是單數,若神為多位則應為眾數,這清晰顯示 神是三位一體:父、子、聖靈。

b「願主耶穌基督的恩惠, 神的慈愛,聖靈的感動,常與你們眾人同在。」林後 13:14

從祝福的根據中,看到是奉子、父、聖靈的名,父不是最先,可見三位一體內是沒有等級的。

此外,我們從 神的自稱中可見到 神是三位一體的及聖經的用字中亦見到 神是三位一體的。

此外,會常聽見一些解釋三位一體的比喻
(1)蛋有三部份:有蛋殼、蛋白、蛋黃。
(2)光的本質:有可以看見的光線,看不見但可以感覺到的熱線(如紅外光及微波),以及看得見和看不見的化學光(如紫外光及X光)。
(3)火:一團火中有很多的火,有不同部份但卻是同質。
(4)三樂葉子:一片葉子分成三個顯然部份。
(5)立體:立體有長、寬、高來構成立體。
(6)如人有靈、魂、體(參 帖前 5:23),並且人遭受另一個三位一體的攻擊──外在 世界、內在的肉體與陰間的魔鬼。

我們要知這些比喻;是使我們可以在我們日常生活所遇見的事物來明白三位一體的存在。但它們都不能完全的解釋三位一體,只是給與我們在觀念上較為易了解及明白。

http://christianresource.hypermart.net/christianresource/new_page_154.htm

願上帝祝福您!

參考資料:

參考連結: null

好回答

92


內容檢舉
發表人:
回答日期 : 2007/08/26

網友評論:

發表評論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