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投影片 6月29日 星期六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聖經知識庫 我要發問 我的發問 我的回答 福音Q&A

問題: 關於童女的解釋

精明的童女,赴基督的婚筵,請問他們是以伴娘的身份進去的,還是許配給基督的童女(意即新娘)進去的?(林後11:2我以神的妒忌,妒忌你們,因為我曾把你們許配一個丈夫,要將一個貞潔的童女獻給基督。)


太25:01 那時,諸天的國好比十個童女,拿著她們的燈,出去迎接新郎。
太25:10 不料,她們去買的時候,新郎到了;那預備好的,同他進去赴婚筵,門就關了。

問題類別: 基督教教義


發問者: River
發問日期: 2010/01/09
目前狀態: 已有人解答
最後回答日期 2010/01/09
本篇資料庫ID 3740
本題關鍵字: 妒嫉  丈夫  敬畏  基督  新郎 

您尚未登入網站,無法使用本區功能

我要回答
您的答案
參考資料
參考連結
送出

大家的解答:


【太廿五1】「『那時,天國好比十個童女,拿著燈,出去迎接新郎。」

﹝背景註解﹞古時猶太人的婚禮分為兩部分:新郎先往女家迎娶並設宴款待賓客,有時婚筵長達七日,然後和新娘同返夫家舉行婚禮。並且照常規,新郎在迎娶新娘那天,先到自己親友家去和朋友吃喝快樂,直到夜間才到新娘家迎娶。因此,新娘的年青女友(童女們)負有迎接新郎的任務。當新郎來得遲的時候,童女們就暫時躺下歇息,等候陪伴新郎來的人大聲呼喊說:『新郎來了!』她們便起來,各拿著燈出去迎接新郎。

﹝文意註解﹞「那時,天國好比十個童女,」『那時』指主再來的時候;『天國好比』是指當主再來,帶進國度的實現時,所將發生的事,包括1~13節所描述的全部情景。

﹝靈意註解﹞『十個童女』豫表信徒,如同貞潔的童女,許配給基督(參林後十一2);『燈』豫表人的靈(參箴廿27);『新郎』豫表主耶穌基督,祂將要來迎娶新婦(參九15;約三29)。

我們信徒在這黑暗的世代中,背負著基督的見證(「拿著燈」),好像明光照耀,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腓二15~16),一步步走出世界,迎接那要再來的基督(「出去迎接新郎」)。

備註:1.這裡不提新婦而提童女,因為『新婦』是豫表教會(參弗五25)──包括所有信徒的總體稱呼,而『童女』是豫表個別的信徒,這個比喻所注重的是各人儆醒、豫備、等候主再來的情形如何。

2.『十』加上『二』為『十二』。『十二』這數目字在聖經?是指『永世的完全』,故本章的『十個童女』加上前章提去和撇下的『兩個』(參廿四40~41),乃是古今中外所有基督徒的總合。在主再來以前,絕大多數的基督徒已經過世了,故用『十個』來代表已死的信徒;前章的『兩個』則代表主再來時還活著的信徒。

﹝話中之光﹞(一)信徒是獻給基督的「童女」,因此應當向主持守純一清潔的心,而不可貪愛主以外的人事物(參林後十一2~3)。

(二)信徒是世上的光,我們的「燈」要時時點著,才能歸榮耀給父神(參五14~16)。

(三)我們的使命乃是要「出去迎接新郎」;基督是我們活著的意義,這樣,我們死了也才有益處(參腓一21)。

(四)基督是我們的「新郎」,祂對我們的看顧、愛護、供應與安慰,永遠新鮮,永遠不衰。
【太廿五10】「她們去買的時候,新郎到了;那豫備好了的,同他進去坐席;門就關了。」

﹝背景註解﹞猶太人古時的婚筵,有時連續長達七天之久(參創廿九22,28)。

﹝靈意註解﹞「同他進去坐席」『坐席』象徵有分於羔羊的婚筵(參啟十九9)。

「門就關了,」這『門』不是救恩和永生的門(參七14),乃是進到國度裡享受婚筵的門(參八11)。

備註:羔羊的婚筵開始於千年國度之前(參啟十九7,9,17),結束於千年國度之後(參啟廿一2),可見羔羊的婚筵與千年國度同樣久長,得勝者要與基督一同作王,同享喜樂,長達一千年(廿4~6)。千年國度時期,僅是羔羊的婚筵,必須等到新天新地永世裡面,基督才正式婚娶教會作羔羊的妻(參啟廿一1~2,9)。

﹝話中之光﹞(一)赴羔羊婚筵的資格,是根據信徒生前的光景而決定,而不是根據復活以後的光景。

(二)信徒當趁著還有今日(參來三13),及時豫備自己,以免將來被關在門外。

(三)油總是要買的,問題是早買或是遲買,早買的就得進去,遲買的就被關在門外;信徒總是須被聖靈充滿的,問題是早被充滿或是遲被充滿,既然如此,還是今天就愛惜光陰,追求被聖靈充滿(參弗五16,18)才上算。





【太廿五2】「其中有五個是愚拙的,五個是聰明的。」

﹝原文字義﹞「愚拙的」蠢笨,拙口笨舌,魔利(參五22);「聰明的」精明,細心,有智慮,有見識(參廿四45)。

﹝靈意註解﹞『五』是人在神面前負責的數目字。因此,『五個』愚拙的和『五個』聰明的,象徵信徒各人在神面前擔負自己行為的責任。

﹝話中之光﹞(一)人在神面前的「聰明」或「愚拙」,並不能歸咎於天生如此,乃在於人是否盡到自己該盡的責任(「五個」)。

(二)敬畏神是智慧的開端(參箴一7),凡對神的話單純地信而順從的,就是聰明的人;凡對神的話抱持『但是』、『或者』、『照我看來』等態度的,就是愚拙的人。

參考資料: 黃迦勒《馬太福音註解》

參考連結: http://

好回答

92


內容檢舉
發表人: janna
回答日期 : 2010/01/09


平安!
讀經,要先了解當時的背景
耶穌說的比喻,當時的人都明白
是因為,當時的人都知道這件事情的來由

整個故事的重點,在於從當時人對婚禮的儀式去教導儆醒的觀念
這是當時每一個人都可以體會的道理

童女,自然是伴娘
而會用童女,也是因為當時的風俗
--結了婚之後,才會與丈夫發生關係
--而伴娘,是未出嫁的年輕女孩,自然,就是「童女」了

上帝祝福您!

參考資料:

參考連結: http://

好回答

92


內容檢舉
發表人:
回答日期 : 2010/01/09

網友評論:

發表評論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