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主題聖經 7月3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聖經知識庫 我要發問 我的發問 我的回答 福音Q&A

問題: 看次經

請問次經是否等於偽經?

在那裡可找到次經?(如"以諾書","猶大福音等),我只是好奇想看一看

看次經有害嗎?(看次經之餘我當然不會放棄看正典)

謝謝!

問題類別: 聖經新舊約


發問者: Lancashire
發問日期: 2008/03/14
目前狀態: 已有人解答
最後回答日期 2016/02/23
本篇資料庫ID 1312
本題關鍵字: 書  猶大  福音  以諾  偽經 

您尚未登入網站,無法使用本區功能

我要回答
您的答案
參考資料
參考連結
送出

大家的解答:


平安!!!

次經(Apocrypha,天主教称为 Deuterocanon,原文有隱藏、隱密的意思,引申為神秘經典之意。翻成英文是 secondary scripture 即第二正典)是指幾部存在於希臘文七十士譯本但不存在於希伯来文聖經的著作。或稱為旁經、後典或外典。一般認為,這些著作是猶太教抄經士在後期加入,或在翻譯的過程裡納入正典。次經不同於偽經,偽經的內容被認是否定基督的救恩,或與聖經教義相違背,或令基督教信仰動搖;而次經只是不被納為正典的著作。

对于次經的权威地位,教会中存在两种意见。其一以奧古斯丁为代表,认为次经是圣经的一部分;而另一种观点则更严格认为次经在权威上不及希伯来文聖經,只能用作信徒道德的教化,而不能作为教义信仰的依据。耶柔米在他所翻译的圣经拉丁文武加大译本的译序中阐述了后一种观点。后世亦有一些教父和经院学者也都持这两种观点。但天主教一直以來以次經為聖經的一部份,理由是世紀初已是如此。

马丁·路德整理翻译圣经时,追随耶柔米的意见,可是只把次經放在後頁作為附件而未有刪除。現代主流新教使用了猶太人通用的法利賽人於公元九十年吉尼西敵基督會議制定希伯來文本, 並认为次經没有希伯来文经典的依据,是根据希腊文整理的,是没有权威的。目前基督宗教聖經中羅馬天主教、東正教和聖公宗包括次經。

偽經(Pseudepigraphos),原意就為「托名假造之作品」,亦作秘經(απόκρυφα)。在基督宗教,因教父時期為了系統化神學內容以回應異端的挑戰,乃將整個基督宗教(包含它前身猶太教時期)的經典分為正典、次經與偽經三個層級。正典是完全可靠的經典,現在通用的拉丁版聖經便是在這一次的集結中定本。「次經」是一些作者還不能完全確定的作品,次經的內容通常無損於正統神學的內涵,因此仍有參考的價值。最後一個級等的「偽經」便是指那些「次經以外的著名」,內容是一些明顯的假作或是含有異端成份的著作。

判斷偽經的方式不外乎兩類:

* 歷史事件的錯誤記載(將著書時間的數百年以後發生的事情寫入了著作)。
* 含有異端思想跟外道思想。

必須理解的是,個別宗派會將不合己意或者是在他們的哲學體系中難以相容的經典斥為「偽經」,故「偽經」的判別並沒有完全一致的結論,也沒有完全排除「偽經」的時間點可做為正典時期的起點。一個例子是:《以諾書》本來是正典之一,但後期被列作偽經。不過,由於基督宗教傳入衣索比亞時,《以諾書》仍然是正典的一部份,當地部份教會到現在還把《以諾書》列為正典的一部份。

基督宗教的《偽經》是一些從西元前200年到西元後200年猶太著作的通稱。其中一些著作是冒亞當、以諾、摩西和以斯拉等人寫的,故稱之為《偽經》。《偽經》以傳統故事、啟示性的異象、異夢等形式出現,其目的是要幫助正經歷異常困苦的猶太人堅守信仰。由於其所記載的事有的怪誕離奇,有的含明顯錯誤的教義,所以猶太人拒絕將它們收入舊約正典之中。除《偽經》外,當時流傳的還有十四、五卷《旁經》或《次經》,寫於西元前200年到西元後 100年,大體上準確地反映了兩約之間的宗教、政治和社會情況,並有不少真實而有價值的教訓。由於其中對真理詮釋有異,如准許人自殺、為死人祈禱,及歷史的錯誤,同時,它們本身也沒有宣稱是神所默示的,所以猶太教和基督宗教(作為一個整體)不接受旁經為正典。但天主教會將次經納入其正典之中。

所以,次经不等于伪经。
另外,以諾書、猶大福音是属于伪经。如果没有很坚固的信心,没有很深的神学知识。请不要看,它所给的信息都不符合圣经,会让那些信心不稳的人走向异端。就算那些有很坚固的信心,我也不建议他们看。除非他们的动机是为了找出伪经不对的地方。

看次经倒没有多大的问题。在我所教的课程里,其中一课的特别作业要我们去阅读次经,找出它们不曾纳入我们正典中的原因。

以下是次经的书卷。
以斯拉續篇上下
多比傳
猶滴傳
瑪喀比傳上下
所羅門智訓
便西拉智訓
巴錄書
三童歌,又名《亞薩利亞之禱言與我祖之歌頌》
蘇散拿傳
比勒與大龍
耶利米書信
以斯帖補編
瑪拿西禱言

愿神赐福与您!!!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參考連結: null

好回答

92


內容檢舉
發表人: joshua01804
回答日期 : 2008/03/14


平安!
曾在華神修過「被擄歸回文獻」的課程
老師要我們選一卷次經研讀
重點如同Joshua所說的
檢視他們何以無法納入正典

最多看見的是人物與正典描述的很不相符
--例如,比勒與大龍裡的但以理
是一個會嘲笑他宗教人士,挺身為自己信仰證明的人
但是,正典的但以理,卻是面對逼迫不作聲
禱告感謝與素常一樣的人

還有一些,是記載的日期錯誤

另外,則是將一些他宗教對神的觀點
加入在三一神的信仰裡
導致整個經卷是與正典很不相符的

在這裡補充一下次經各書卷的重點
一、《以斯拉續篇上卷》(拉丁文譯本為《以斯拉三書》)記述猶大王約西亞的事蹟和耶路撒冷陷落、眾民被擄、歸回、重建聖殿、以斯拉改革等。這些內容相當於《列王紀》、《歷代誌》、《以斯拉記》、《尼希米記》中的相應段落。第3∼4章42節所記波斯大利烏宮廷中三少年關於什麼是世界上最強者的討論,是本書特有的部分。約寫於公元前200∼前100年之間。

二、《以斯拉續篇下卷》(拉丁文譯本為《以斯拉四書》)的主體部分(3∼14章)包括7個異象,前3異象反映猶太人在公元70年間羅馬統治時期所遭受的災難,後4異象是關於末世的啟示。主體部分寫於公元90年左右。1、2和15、16章為公元2∼3世紀基督教徒添入的。

三、《多比傳》為一勸善故事。主人公多比是個虔誠的義人。亞述滅亡以色列國後,多比全家被擄去尼尼微城。多比廣行善事,眼睛致瞎,其子歷經困難曲折,終於取得靈藥,治好父親瞎眼;還帶了銀錢和一個新婚妻子回來,閤家歡慶義人終有善報。約公元前200年寫於亞歷山大,原文為希伯來文或阿拉米文。

四、《猶滴傳》描繪一個虔誠猶太女子猶滴的英雄事蹟。猶太城市被敵人圍困,危在旦夕,猶滴以美色與敵酋周旋4日,在接受酒宴的夜晚,割下敵酋首級,使敵軍惶恐敗退,城市轉危為安。可能寫於公元前150年左右瑪喀比起義時期,用以鼓舞猶太人的鬥爭精神。

五、《以斯帖補篇》為6 段《以斯帖記》希伯來文本所沒有的段落,七十士譯本將這6段分別嵌入《以斯帖記》,拉丁文和英文譯本則將此6段作為補篇,附錄於書後。內容包括以斯帖的禱告、亞哈隨魯王恩待猶太人的詔書等,豐富了《以斯帖記》的內容並增加了虔敬的宗教色彩。約寫於公元前150∼前50年,原文為希臘文。

六、《所羅門智訓》共19章。內容為讚頌智慧與正義,批駮義人滅亡惡人卻享長壽的論點,諷刺拜偶像的愚蠢等。作者是位具有正統信仰的猶太人,但也熟悉希臘哲學,所以書中常有兩種思想相互融合的跡象。約寫於公元前100∼前50年,原文為希臘文。

七、《便西拉智訓》共51章。內容類似舊約的《箴言》,包括對日常生活多方面的勸勉、教訓和警戒等。原文為希伯來文,約公元前190∼前170年寫於巴勒斯坦。公元前132年在埃及譯成希臘文。

八、《巴錄書》為一封假託先知耶利米的書記巴錄之名,寫給被擄民眾的公開信。內容包括為民族痛悔的禱文,歌頌智慧的詩歌,哀嘆耶路撒冷的災難和預示將來拯救的預言。原文為希伯來文,約寫於公元前100∼前50年。

九、《耶利米書信》為一反對偶像崇拜為主題的短文。作者仿照先知耶利米寫信勸勉被擄民眾的方式,勸戒猶太人戒除外族敬拜偶像的惡習。約寫於公元前 150年左右。

十、《三童歌》、《蘇撒拿傳》、《彼勒與大龍》是《但以理書》的3個附錄。《三童歌》是但以理的3個同伴被投入火窯後,稱頌上帝公義、祈求拯救的禱文和稱謝的詩歌,插於《但以理書》第3章第23節之後。《蘇撒拿傳》記載美貌敬虔的猶太女子蘇撒拿被兩個邪惡好色的猶太長老誣告通姦罪,在被處死之前,但以理挺身而出,以機智的詢問揭穿猶太長老的誣告,拯救了無辜的蘇撒拿,在七十士譯本中列於《但以理書》之前。《彼勒與大龍》記載但以理機智地破除巴比倫的彼勒神像和動物崇拜的故事,在七十士譯本中列於《但以理書》之後。以上3段約寫於公元前2世紀。公元前100年前被插入《但以理書》。

十一、《瑪拿西禱言》記猶大王瑪拿西被亞述擄去巴比倫,瑪拿西在急難中向上帝祈禱,悔改認罪,後得以回歸耶路撒冷。約寫於公元前100年。

十二、《瑪喀比傳上卷》記載瑪喀比起義時期,從公元前175年安條克四世伊皮法尼斯到公元前135年瑪喀比王朝約翰•胡肯奴掌權40年間的猶太簡要歷史,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共16章,分別記述安條克四世的迫害、馬提亞起義、猶大瑪喀比的事蹟、約拿單為領袖、西門的戰跡等。約寫於公元前 104年約翰•胡肯奴死後不久。原文為希伯來文。

十三、《瑪喀比傳下卷》重述瑪喀比起義時期發生的重大事件,包括安條克四世的迫害、猶大瑪喀比戰勝安條克五世的將軍尼迦拿的事蹟等。與《瑪喀比傳上卷》比較,本卷特點更重視神跡的描述和強調上帝對耶路撒冷聖殿的關懷。約寫於公元前100∼前50年。原文為希臘文。

有一些書卷是可以在天主教的聖經找到
因為,天主教將這些次經也視為正典的一部份

正統教會對次經的看法是
--有文學價值,卻無信仰意義

願上帝祝福您!

參考資料:

參考連結: null

好回答

92


內容檢舉
發表人:
回答日期 : 2008/03/14


我們應該紮根於真理定睛在神的話語上仰望耶穌
神的話語是绝對的不是相對的至於不是神所默示的經典只要我們定睛在神話語上虛謊就遠離我們何須研究他們
我們要儆醒仇敵常常迷惑我們就像蛇對夏娃所做的一樣

參考資料:

參考連結: null

好回答

92


內容檢舉
發表人: 游湘榛
回答日期 : 2008/03/14


http://www.chineseapologetics.net/theology/apocrypha.htm

次經偽經怎樣來的?有什麼問題?

摘錄、撮錄自《為真道爭辯﹕護教學》上冊

張逸萍



偶然遇見一些基督徒,他們覺得次經和偽經有點神秘,但是不懂得是什麼,也不知道新約舊約都有次經和偽經;另一類基督徒,甚至有是神學家的,他們為自己研究過次經偽經而自豪,所以自誇自己的神學見解最可信,於是其他不知情的基督徒也被唬著,而肅然起敬。

讓我們先來看看次經偽經是怎樣來的。



聖經正典和次經偽經

(1)正典成立

主後七十年,耶路撒冷和聖殿被摧毀,猶太人知道自己將會亡國四散,而且當時基督徒的寫作已經出現和流傳,所以當時有猶太拉比向羅馬政府申請召開一個純粹宗教性的吉尼亞會議(Council of Jamnia),經過長時間的討論,舊約正典於是正式成立。

拉比們選擇舊約書卷最主要的標準就是——先知寫的。當然也考慮它是否被選民接納,內容是否可靠等。

主後三百多年,基督教教會召開了一些會議,接納新約二十七卷書為正典。他們並非只開了一次會議,事實上,在決定新約正典時,主要有兩次會議,就是﹕赫波宗教會議 ( Synod of Hippo)和迦太基會議 ( Synod of Carthage)。

舊約的選擇原則重在先知性,而新約選擇的標準則重在使徒性。他們問﹕是使徒寫的嗎?如果不是,它有沒有使徒的認可?有沒有代表使徒的教導?因為教會是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弗二20,三5,徒二42)

(2)四類書卷

當新約和舊約正典成立之時,各有四類書卷存在﹕

舊約方面﹕

· 公認的——就是一些人人都接納,從來沒有爭議的,例如摩西五經。
· 有爭議的——雖然被大部分人接納,但卻有一小部分人持異議。例如﹕以斯帖記,因為沒有提到「神」字。
· 次經(Apocrypha)——只有少部份人接納,大部分都質疑,而且從未被任何會議接納。例如﹕《智慧篇》(The Book of Wisdom)。
· 偽經(Pseudepigrapha)——是一些明顯是偽造的書籍,幾乎所有人都反對,而且沒有什麼人去辯護它們的真實性。例如﹕《禧年書》(The Book of Jubilee)。

新約方面﹕

· 公認的——例如﹕保羅的一些書信。
· 有爭議的——例如希伯來書,因為作者未能肯定。
· 次經——例如《偽巴拿巴書》(Epistle of Pseudo-Barnabas)。
· 偽經——例如《多馬福音》(The Gospel of Thomas)。
第一類和第二類書卷被納入正典。其他兩類,次經和偽經,就留下來了。現在讓我們再進一步看看它們有什麼問題。




舊約次經偽經

舊約偽經次經都寫在兩約之間,反映了猶太民族,在一段顛沛流離的時代,怎樣為神而活,也代表了當時希伯來人的一些傳奇。所以,今天人讀舊約次經偽經,可以更明白耶穌和使徒時代的背景。

它們包括後來被天主教納入正典的﹕《多俾亞傳》(Tobit),《友弟德傳》(Judith),《瑪加伯》上、下(1 & 2 Maccabees),《智慧篇》(Wisdom),《德訓篇》(Ecclesiasticus),《巴路克傳》(Baruch)《達尼爾書》(Daniel,即《但以理書》)書十三、十四章等。還有至今沒有被接納的《禧年書》(The Book of Jubilee)、《以諾上書》(1 Enoch),《瑪加伯》三書、四書(3 & 4 Maccabees)等等。

雖然從未被猶太人納入正典,但是它們被包括於七十士譯本,可見它們有相當崇高的地位。雖然在舊約正典成立之後,猶太人已經將它們遺忘,早期教會把它們當作有益讀物,有早期教父,如奧古斯丁(Augustine)和耶柔米(Jerome)非常重視它們,以至它們一直在教會中流傳。

雖然它們不像新約次經偽經,充滿諾斯底派思想,但它們並未有被接納於正典,自有其原因,如下﹕

(1)猶太人不承認次經和偽經,而「神的聖言交託他們」(羅三2),所以基督徒應該尊重他們對舊約正典的意見。

(2)況且,沒有人能肯定,第一世紀時的七十士譯本已經包括它們(最早的七十士譯本抄本是第四世紀的)。

(3)它們從不自稱是神的話。

(4)後來的猶太人、猶太學者,如約瑟夫(Josephus),也否認它們。

(5)基督徒也不接納次經,直至天特會議(Council of Trent),它們才被天主教所接納。

(6)書中包含不合聖經的道理、經外的故事、不道德的教導等,如下﹕

(a)不合聖經的道理——例﹕

· 為死人祈禱贖罪﹕「如果他不希望那些死過的人還要復活,為亡者祈禱,便是一種多餘而糊塗的事……為此,他為亡者獻贖罪祭,是為叫他們獲得罪赦。」(《瑪加伯書》下十二44-45)
· 靠施捨得救﹕「因為施救人脫免死亡,且滌除一切罪惡。」(《多俾亞傳》十二9)

(b)聖經沒有記載的事情—— 例﹕《達尼爾書》(即《但以理書》)十四章,記載了一段聖經沒有的故事﹕彼勒的祭司在廟裡供桌下面開下一個秘密通道,以便他們每天夜裡溜進來偷吃祭品,好讓國王誤以為彼勒能進食,所以必然是活的。但以理吩咐僕人取些灰來遍撒在廟裡地板上。第二天,國王發現男人女人和孩子們的腳印,證明是祭司們的騙局。

(c)不道德的教訓——例﹕暗示神幫助人作假,「願你用我口舌的巧言花語,去打擊他們……願你使我巧妙的言辭,去傷害……」(《友弟德傳》九10-13)甚至天使也撒謊,「天使對他說:「『我是你同胞中的大阿納尼雅的兒子阿匝黎。』」(《多俾亞傳》五13)

(d)迷信成分——例﹕「少年人問天使……他回答說:「魚的心肝,若在魔鬼或惡神纏身的男女面前焚化成煙,一切惡魔都要從他身上逃走,永不再住在他內,至於魚膽,若敷在患白膜的人眼上,再向眼上的白膜一吹,眼便會痊愈。」(《多俾亞傳》六7-9)

那些鼓勵重視次經偽經的言論,通常列舉的理由,都是因為歷史上有人尊重這些書卷。例如,新約引用七十士譯本(但是,新約引用的,是舊約正典,不是次經);猶大書曾經提到以諾的預言(猶14),可見新約作者認為這是有價值的資料;又如,死海古卷中包括《以諾上書》和《禧年書》等書,可見抄寫的愛色尼人也重視它。

但是,即便聖經提到,或教會歷史人物引用、閱讀、收藏某書,並不足以為該書被納入正典的原因,頂多可以說它們是一些品質優良的文獻,值得作為參考之用。

必須一提,雖然千多年來,次經在教會中流傳,但直到馬丁路德改教運動時,天主教才被接受為正典,可能因為他們用以支持自己的神學思想。



新約次經偽經

早期教父們都同意,這些經典的神學思想不純正,屬「諾斯底派」(Gnosticism,或作「智慧派」),而且內容不可靠,所以需要舉行會議,正式鑒定正典,區分真假。

即使今天的非基督徒也同意,這些經典雖然書名帶有使徒的名字,但大有可能不是使徒的手筆,也沒有使徒的認可,只是冒充使徒之名而寫,而且都成書於第二世紀及之後,甚至到第九世紀。再者,其翻譯和流傳亦不可靠,和今天的新約聖經無可相比。

正典成立之後,這些寫作被鎮壓和燒毀,所以很多現代敵基督教的人士指責說,「正統」基督教持君士坦丁的勢力,鎮壓異己,改寫歷史,隱瞞事實。但這些次經偽經中並沒有太多的歷史,不足以說明新約歷史是假的;它們的神學思想和聖經大異其趣倒是事實。

因為偽經被毀,後來的人難以認識這些經典,我們只可從早期教父的書信或寫作中略知一二。但是,現代人留意到這些寫作,開始產生濃度興趣,卻是因為一九四五年,在埃及鄰近的洛堪瑪地(Nag Hammudi)的地方,有一個農夫在掘地的時候,發現一個紅色的土瓶,裡面竟是一些新約次經偽經的第四世紀科普特語(Coptic)手抄本(原文是希臘文)。學者們就叫那些手稿做「洛堪瑪地手抄本」(Nag Hammudi manuscripts)。

這個紅土瓶中有五十多本殘缺不全的手抄本。除了比較完整,而且比較有名氣的《多馬福音》之外,還有好些其他的「福音書」,例如《真理的福音》(Gospel of Truth)、《馬利亞福音》(Gospel of Mary)和《腓力福音》(Gospel of Philip)。不但有福音書,還有一些類似書信的,如 《使徒保羅的祈禱》(The Prayer of the Apostle Paul),《雅各的啟示》(The Apocalypse of James),《彼得至腓力書》(The Letter of Peter to Philip),《塞特的三块石柱》(The Three Steles of Seth),《復活論》(The Treatise on the Resurrection)等等。

在這些書籍中,有一少部份看似聖經。例如﹕《多馬福音》有很多類似符類福音書的話,以至被人懷疑它屬於「Q」福音書。舉一個例﹕「耶穌說﹕『如果一個瞎子領導另一個瞎子,兩個都要跌進坑中。』」(言論 #34)但是其餘的則有很多問題﹕

(1)含諾斯底派思想。例如,《多馬福音》有一些話表示,人需要自己裡面的神聖源頭和力量。例﹕「如果你將你內在的發揮出來,你所有的便能救你,如果你裡面無有,你便因你的無有而滅亡。」(言論 #70)這正是諾斯底派講的「智慧」。

(2)甚至有泛神思想。例如《多馬福音》說﹕「耶穌說﹕『我是光……我是一切,一切從我而來……劈開一塊木,我在那裡;舉起一塊石頭,你也會在那裡找到我。』」(言論 #77)

(3)諾斯底派認為女人若要進天國,必須先變為男性!「西門彼得對他們說﹕『讓馬利亞離開我們,因為女人不配得到生命。』耶穌說﹕『我自己要引領她,叫她成為男性……因為每一個女人若將自己變成男性,可以進入天國。』」(言論 #144)

(4)保羅曾經在提摩太後書二章16-18節中提到一些「世俗的虛談」使人「進到更不敬虔的地步」,所以「他們偏離了真道,說復活的事已過,就敗壞好些人的信心。」《復活論》證實了保羅的指控,因為此書說﹕「救主吞沒死亡……以看不見的吞沒可見的……這是靈性的復活……」(《復活論》一45)

(5)有一些甚至表明是諾斯底派的。例如《塞特的三块石柱》宣稱,該書是諾斯底派的奠基人之一的迪斯西奥斯(Dositheos)所得的啟示。(《塞特的三块石柱》七118)

(6)至少,很多地方呈現神秘主義,表示其神學思想來自異像或靈異經歷。例如《馬利亞福音》有如此記載﹕彼得質疑馬利亞得到救主的特別教導,她回答說﹕「我在異像中看見主」,然後馬利亞報導救主怎樣向她解釋靈魂和心靈的一些隱密關係和事情(七10-18)。



需要加在正典上嗎?

一直以來,教會都同意,聖經正典已經完成。無需,也不能,加添或刪除任何書卷。因為﹕

(1)從神學觀點而言,神只通過先知和使徒說話。

(2)從歷史觀點而言,使徒的繼承人並不承認自己有從神而來的新啟示。不但基督教沒有更改新約正典;二千年來,猶太人也沒有更改舊約正典。這不是一件很奇妙的事嗎?

(3)從邏輯方面而言,應該納入正典中的書卷,不可能流失或者不被納入,因為神不可能默示一卷書,而無法保存它。



結論

上帝默示祂的話,先知和使徒寫下來,由祂的子民認出來,最後由一個會議正式公認,因為「羊也聽他的聲音…羊也跟著他,因為認得他的聲音。」(約十3-4)我們可以放心相信神給了我們祂的話——聖經正典。

從上述次經偽經的問題可見,「耶和華的話是煉淨的」(詩十八30)。所以「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提後三16)

換言之,我們不需要次經偽經。它們不能幫助我們更認識神。







參考書

Comfort, Philip Wesley ed. The Origin of the Bible. Wheaton, IL: Tyndale House Publishers, 1992.

deSilva, David A. Introducing the Apocrypha. Grand Rapids, MI: Baker Academic, 2002.

Ehrman, Bart D. Lost Scriptur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Geisler, Norman & William Nix. 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Bible. Chicago: Moody Press, 1986.

Robinson, James M. ed. The Nag Hammadi Library in English. San Francisco: HarperSanFrancisco.

Porter, J. R. The Lost Bible: Forgotten Scriptures Revealed. The Reader’s Digest Association, Inc., 2005.
Turrentin, Francis. The Doctrine of Scripture. Grand Rapids, MI: Baker Book House, 1981.

參考資料:

參考連結: http://

好回答

92


內容檢舉
發表人: Punch
回答日期 : 2016/02/23

網友評論:

發表評論或留言:



賈驥 說: 以諾書是偽經
201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