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寧亞:國是論壇走向實踐行動 記者黃銘嫥採訪報導 (2013年01月31日)

新聞提供: 台灣國度復興報

第三屆「台灣牧者國是論壇」於元月廿一至廿三日在桃園舉行。台北真理堂楊寧亞牧師回顧2011年首屆論壇舉行的前幾日,適逢馬英九總統發表「少子化是國安問題」文告,當時與會牧者皆認為家庭問題為最核心,會中只作了兩項重要決議:家庭義走及成立21世紀智庫;第二屆並進一步凝聚出四大共識;「本屆國是論壇則是站在前兩屆的基礎上,其實踐性為歷屆以來最佳。」

具體行動 捍衛家庭價值
 楊牧師表示,面對同性戀運動,教會已感受其嚴重性,因此在本屆論壇中,牧者針對家庭議題的討論最為熱烈,並歸納出幾項具體行動:第一,延續前兩年的「為家庭義走」,目前台北市義走召集人已確認由周神助牧師擔任;第二,舉辦「基督化家庭研習會」強化教會的體質,今年盼能擴大到十七個縣市舉行;第三,舉辦「如何牧養關懷同性戀者研習會」,目前已有來自100多間教會、將近800名牧者同工報名;第四,校園宣教,推動全台教會進入校園教導兩性教育,盼每間教會成為家庭教育中心,使國家一想到家庭便會想到教會。除此之外,還有GOOD TV的家庭關懷專線已啟動,這一切都需要教會網絡預備好承接。
學習捨己 建立合一網絡
 楊寧亞牧師認為,過去兩年來國是論壇最重要的是「建立網絡」,透過家庭議題將大家連結起來。然而,「我相信神的心意不是要我們面對問題,而是要我們結合成為一個網」,最重要的是要把整個台灣網起來,這無法靠某間教會作成,而是各城市的教會要連在一起。
 楊牧師進一步強調教會與機構連結的重要。教會是正規部隊,機構為特遣專業部隊,教會要把人力及資源釋放到機構,機構要懂得在眾牧長的遮蓋之下,教會及機構必須連結在一起才能打美好的仗。
 「連結不是人可以作成的,因為人有罪性、有肉體,唯有耶穌十字架才能打破。」楊牧師表示,連結不是「手段」,而是「目的」,要連結就需要無條件的捨己、作僕人。「網絡不是在一起作事,而是學習彼此相愛,學習捨己。」楊牧師說,這些議題只是表面,其最深的目的,是建立愛的網絡,如同約翰福音十七章所說,當神兒女們合而為一時,才能得著權柄,才能轉化國家。
最高成就 成為列國祝福
 「最高的成就不只是台灣要轉化復興,而是台灣要成為列國的祝福:祝福中國、祝福亞洲、甚至祝福全世界。」楊牧師表示,宣教是台灣教會最弱的一環,目前僅派出500多名宣教士,距離目標1,500名宣教士相去甚遠,除非台灣教會轉化復興,不然不可能成就,「目前先藉著家庭議題把大家連結在一起,逐漸強壯起來,建立健康平衡的教會,才有可能差派大批的宣教士。」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13年01月31日

鍵盤 ← → 鍵可切換上下篇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