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10前進羅東、王功夜市 劉南芳為福音做大戲 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 (2011年12月03日)

新聞提供: 基督教論壇報

周間冷風中夾帶著細雨的午後,台灣歌仔戲班劇團製作人暨編劇劉南芳姊妹,帶著同工們一起為著「聖誕月」將要到羅東、王功、東港、卓蘭及蘇澳等民間信仰昌盛的「福音艱難地區」演出,緊鑼密鼓地排練著。


  對於為何如此執著於透過「歌仔戲」這種通俗文化的宣教模式?劉南芳斬釘截鐵地說:「用當地人聽得懂的語言傳福音,才有果效。」她以「聖誕節」為例表示,許多「庄腳人」都知道「天公生日的時候,要搭台演戲給神明看」,同樣的,她在這些地方宣傳福音歌仔戲的演出時,就會以「慶祝耶穌基督生日」,號召厝邊頭尾作伙來看戲。

  向「走不進」教會民眾傳福音

  今年聖誕月的十二月9日及10日晚上七點,台灣歌仔戲班劇團將分別在羅東夜市中山公園廣場及彰化芳苑鄉王功夜市,演出《約瑟的新衫》。

  事實上,從2002年的聖誕節迄今,台灣歌仔戲班在雲林北港首場的「做大戲、謝平安」福音歌仔戲活動之後,劉南芳已經和歌仔戲團員們,在各地夜市、廟口及公園舉辦過數十場戶外的福音歌仔戲佈道會;所接觸的對象,絕大多數是因受傳統信仰捆綁而「走不進」教會的基層民眾。

  正因為深知在都會區之外,夜市及廟口廣場對吸引當地人前來看戲的重要性,過去幾年劉南芳已經在雲林台西、花蓮壽豐及台中大雅等市集的廣場搭台唱歌仔戲,結合台灣民間的習俗和教會的節慶,透過熟悉的方式展開和社區居民之間的「對話」,最後再由當地教會牧者為在場民眾做祝福禱告,建立連結的關係。

  劉南芳說,台灣西海岸地區多半都是「王爺」信仰,以王功、北斗及二林等地為例,更是大小廟宇林立;屏東的東港,每年也有大規模「燒王船」。

  就當地傳統的住民普遍的想法,基督教是「洋教」,邀請他們到教會裡來聚會,更是難上加難。但對於看野台的歌仔戲,他們多半不會抗拒,而當地教會受限於資源及人力,無法經常舉辦戶外的佈道會。上帝帶領她有「以通俗文化傳福音」的負擔,只要時間及財務許可,台灣歌仔戲班的成員都願意下鄉和當地教會配搭。

  屬靈翻轉須深耕

  劉南芳說,不分城市及鄉村,幾乎都有規模大小不一的夜市設立,只要是附近有可以搭台讓社區居民搬板凳來看戲的地方,都是傳福音的好地方。特別是當教會福音歌仔戲演出時,還可以舉辦農產特賣會,讓教會和社區產業做更緊密的結合,搭起友誼的橋梁,提高居民對教會的「接受度」。

  劉南芳表示,透過通俗文化傳福音,不是「立竿見影」的工作,但不論是夜市佈道還是福音歌仔戲演出,只要持續堅持做下去,長期扎根就能夠看見果效。

  她舉基隆為例,當地受到(中元)普渡及宗族傳統勢力的影響很深,一般教會咸認是一塊福音硬土,但那是幾百年歷史累積的結果。隨著教會在當地耕耘的時間愈久,當地屬靈空氣就有被翻轉的可能。

  劉南芳希望,有資源的教會,可以關心這些偏遠教會的需要,以行動支持有心透過通俗文化宣教傳福音的牧者及教會。只要這些「福音艱難地區」有機會多辦一次福音歌仔戲或是夜市佈道會,就有機會「潛移默化」地幫助當地的居民更多認識基督信仰,進而挪去偏見,受洗歸主。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11年12月05日

鍵盤 ← → 鍵可切換上下篇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