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福總幹事專訪 李秀全:基督徒及教會存在目的是宣教 記者李容珍峇里島專訪 (2011年09月14日)

新聞提供: 基督教論壇報

世界華人福音事工聯絡中心總幹事李秀全牧師,將在第八屆世界華人福音會議中,將總幹事事奉的棒子交給陳世欽牧師。交棒前夕他接受訪問時說,對於九月16日的交接典禮,他心中很高興。今年七十一歲的他,把總幹事的棒子交給五十一歲的陳世欽牧師,每當他想到與陳牧師有廿年的差距時,心中就充滿感恩,因為陳牧師是歷任總幹事最年輕的一個,對華人教會是非常蒙恩的地方。他也相信時代變化太快,需要年輕同工領受新的託付和挑戰,這也是他退休的主要原因。


  重新對準上帝方向

  卸任後,他將回到國際關懷協會擔任會長,繼續推動「福音進中華,福音出中華」的異象,盼中國成為真正宣教的中國。

  卸任前忙於華福大會的李秀全指出,華福大會從一九七六年開始至今每五年舉行一次,有人形容這是五年一次的大拜拜,熱鬧一場而已。但他認為這是每五年一次的群英會,各地的同工平常不一定見到面,但是透過這聚會讓大家重新聚在一起,重新對準上帝的方向。華福大會的方向就是宣教,他事奉主四十九年來,愈來愈清楚基督徒存在或者教會被建立,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宣教」,也就是在榮耀神的前提下宣教,因為只有宣教才能滿足主的心。今天主的救恩臨到個人、國家或全世界,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祂的福氣要臨到萬邦和萬民。

  這次主題「基督整全福音臨萬民」是延續第七屆主題「基督全人福音遍萬邦」。這次聚會有很多特點,過去聚會,大家認為會後跟進(Follow up)很重要,但他認為會前的Warm up(熱身)也很重要,因此在會前大會寄出兩本書,讓所有參與的人預先閱讀,其中有一本是萊特所著的《上帝子民的宣教》,這次聚會上午查經也由萊特主講。萊特是福音派領袖約翰•斯托得的衣缽傳人,也是約翰•斯托得的接棒人,可能很多華人不認識萊特。萊特曾應邀在台灣的公開聚會中分享,許多人透過萊特的查經深得造就,加上他溫文儒雅的風度,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早上除了萊特查經,第二堂是研討會,由不同的牧者和學者從不同角度探討各項重要議題,包括服事基督的聖潔生命、延福萬邦的生命,教會合一被基督差遣,及如何面對「去基督教」文化潮流中的宣教困境。

  建立全家事奉示範

  下午的工作坊受空間的限制,雖然比過去少,但是按弟兄姊妹的需要仍安排了四十三場不同的專題,還特別安排父子檔、姊妹檔或夫妻檔搭配分享,期能建立全家事奉的示範。

  此外,也安排華福中心在全世界六十九區的分區會議,討論如何將他們這次聚會所學、所聽和所看到的,在各地區的事工中落實推動。這次也特別看重受英語文化影響的第二代,為他們另舉辦英語平行會議。不過在開幕禮和閉幕禮及中間三天晚上的培靈會則是聯合舉行,看出中英和上下兩代同行配搭。

  李秀全牧師表示,由於中國大陸愈來愈開放,所以大會也有愈來愈多來自大陸的人參與,他們透過華福各地區委會報名,包括從三自教會和家庭教會到國外唸書的弟兄姊妹們。

  過去幾十年他被放在華人教會領袖身份,自問「我是一個甚麼樣的領袖?」他坦言自己是一個不能沒有團隊的領袖,因為他不是一個發號施令的領袖。幾十年來,他非常關心交接棒的問題。今天有人願意接棒,但長者不願交棒,長者不肯交棒是因為他們沒有安全感;反過來,則是有人願意交棒,卻沒有人接棒,因為事奉主的人沒有預先看到接棒的重要,往往單打獨鬥到一個地步做不下去,是因為沒有預備、訓練和鼓勵後面的人起來。他認為年長者不願交棒,不是不交棒的人的問題,要怪教會沒有完善的退休制度。

  聖經沒有「退休」只有「退修」

  他說,一個人交棒並不是就安享晚年,乃是繼續以不同角色事奉,因為聖經沒有「退休」兩個字,只有「退修」,他今年七十一歲,但仍願一輩子的事奉神。

  世界華人福音事工聯絡中心不是一個聯會、教會、總會或是差會,華福的角色第一是僕人、第二是橋樑,第三是先知;從僕人心態服事眾教會弟兄姊妹,「橋樑」是指在兩造之間的聯絡。華福會開始的口號是「華人教會,天下一心,廣傳福音,直到主臨」,聯絡中心的負擔是如何將教會同心合一,然後廣傳福音,先有內聚力量,然後再有擴張力量。

  華人福音事工聯絡中心對先知的角色一直有負擔,但是也常檢討、反省覺得做得不夠,因為各地有各地的負擔和看見,如何將各地的特點透過神能匯在一起成為平台,就是華福的角色。

  他指出,現在看見全世界的華人教會都蒙恩,不只是海外華人,中國大陸教會一樣。如路加福音十二章48節經文「祂多給誰就向誰多取,多託誰就向誰多要」,我們多受主恩典的人,也多受託付使命,華福既然看見上帝將許多恩典給全世界的華人教會,我們不可缺少的責任就是「宣教」。

  李秀全牧師引用使徒行傳一章八節表示,上帝要我們把福音從來「耶路撒冷傳到地極」,事實上上帝已經做了這個工作,今天我們不需要到猶太全地、撒馬利亞才到地極,因為不論我們在台灣、香港或美國華人地區,上帝已經把「地極」帶到我們的門口,不像以前受時空的限制,到非洲要花很長時間。過去戴德生到中國,坐船就花半年的時間,但是現在我們走在路上,就能看到各色人種、聽到說各種話語的人,我想這是今日華人教會無法推託的宣教責任。

  期許台灣教會

  加強海外宣教

  他認為,宣教首先「觀念」要突破。最近世界華人福音事工中心推出一本書,建議把宣教士名稱改為「延福使」,把宣教稱為延福服事。因為根據創世紀十二章,上帝給亞伯拉罕祝福,神也透過亞伯拉罕將祝福臨到世界各地。宣教是全民皆兵,每一個人的責任,他說,信徒的事業和傳道人的事奉是一樣的,上帝把事業託付給基督徒,把事奉是託給傳道人,延福使不單是傳統所謂的到一個地方植堂,建立教會,乃是帶著不同職業、身份去宣教。以斯帖記中一段經文「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份,不是為了現今的機會」,現今的機會指的是搶救靈魂、傳福音的機會,把人從死亡中拯救出來。王后和現今的機會有關係,如現在的商人、老師、醫師、傳道人,也都和現今機會有關。

  他說,華福將來要將宣教觀念整理成為宣教的教材,在成人主日學和兒童主日學推動,而非只開一場福音大會,因此過去推動宣教士的關懷。關懷在制度上的建立是很重要的一環,過去宣教士傷亡率也就是制度上問題。台灣教會過去這些年基督徒人數不斷增長,舉辦規模很大的培靈會、奮興會和禱告大會,但對海外宣教方面仍要加強,並且需要與國外其他華人宣教機構,以及國外的差會多連結。2011.09.14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11年09月14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