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偏鄉孩子 林宣裕以生命教育關懷家庭 記者夏俊明高雄─屏東報導 (2010年09月17日)

新聞提供: 基督教論壇報

許多從事生命教育的志工老師,總是給人循循善誘、耐心教導的「志工媽媽」形象,然而在屏東縣車城鄉卻有一位年已半百,讓學生又愛又怕的活力教師─林宣裕傳道。她以愛為出發、高嗓門為輔助,真誠關愛孩子,贏得不少家長、老師及學生的心。


  直接以神話語教導孩子

  林宣裕傳道表示,13年前回到家鄉,經過訓練,開始在車城國中展開生命教育課程,帶領學生認識自己,也認識世界,進而教導學生珍惜生命。

  她常以時事新聞作為輔助教材,大膽地以神的話為基礎向學子們教導正確的態度與行為,引起老師及訓導主任的注目。

  「你高舉神的名,神為你預備環境」,面對學校老師們的負面意見,林宣裕仍不改教學風格,甚至主動要求學校提供時段;如此的信心讓林傳道看見上帝的祝福不斷發生,學校方面竟也在輔導主任的協調下,不僅讓其維持一貫教導方式,更預備「輔導課」及「綜合課」的時段,讓她能夠為孩子們上生命教育課程。

  林宣裕經常感概,在鄉下,許多家庭的價值觀及功能已經出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被扭曲的社會影響,若教育沒能把持住最後一道防線,孩子未來勢必走偏。

  深度關懷 改變家庭

  有鑑於此,林宣裕除積極向學校、家庭溝通親子教養及生命教育觀念外,亦為家庭功能不完整的家庭舉辦安親班,讓孩子下了課不是回家看電視、打電動,而能夠待在教會裡跟著傳道人學習,孩子也能從傳道人身上得到家庭不一定擁有的愛。

  「有時候家長根本就不想把孩子接回家」,林傳道說,但若家庭有能力,她會要求家長要對孩子負責任;但若是真的需要安親的孩子,即便再晚甚或過夜,林傳道都願意提供安全的環境。

  林宣裕傳道提到,車城鄉本為偏鄉,許多教師不願意久留,因此換老師的景況常發生,有的孩子讀四年書就換四個導師,教學品質非常令人擔心,有些學生甚至讀完小學還不會寫自己的名字。當孩子沒有辦法接受穩定的關懷照養及教導,老師對學生家庭的真實情況瞭解自然不深,更別提對孩子的生命帶來幫助。

  於是,林傳道透過家訪、關懷,與孩子的家庭建立更進一步的關係,林傳道甚至會與學校老師分享孩子家庭的狀況,期盼透過老師及教會雙方面的努力,一起幫助孩子在教育過程中成熟長大。

  以行動見證生命

  林宣裕感恩地說,經過幾年生命教育撒種,這些從小照管的孩子長大後即便離開車城鄉,總仍會聽到某家的孩子回鄉時來報告「在哪裡受洗了」或是「在哪裡聚會了」,「看見孩子們生命真實經歷耶穌基督,心底總是感到歡喜」。

  她認為,認真陪伴及付出就會有回應,而孩子們真誠的回應及生命的轉變,就是事工繼續往前的動力。

  她強調,教會傳道人的生命要能夠成為榜樣,弟兄姊妹或是接觸到的孩子才會學習、成長。生命教育工作雖然會因各地情況不同而有所改變,但不變的是教會要透過生命教育實際地接觸孩子的生命,並與家庭有所連結,如此所帶出的福音不僅是口傳而已,更是以行為生命化為感動人心的真實見證。

  2010.09.11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10年09月17日

鍵盤 ← → 鍵可切換上下篇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