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就是教練 黃夏成籲傳承屬靈價值觀 記者梁敬彥新莊報導 (2010年09月13日)

新聞提供: 基督教論壇報

中華基督教慕真在家教育協會理事長黃夏成,5日在輔仁靈糧堂以「你就是父母教練」為題,分享教養的經驗表示,生養與教育孩子不是「經濟學」問題,而是屬靈價值觀的傳承。他勉勵在場的父母,在孩子的各個生長階段,要循序扮演「園丁」、「教師」、「嚮導」及「朋友」的角色,讓親子一同在主愛?共同成長。


  黃夏成強調,與幾十年前相比,台灣現在做父母的人,普遍學歷、經濟能力及獲取教養孩子資訊的管道,都比上一代更好,但卻視生養孩子為畏途,關鍵就在於價值觀出了問題。

  夫妻共同教養孩子

  黃夏成說,當愈來愈多的夫妻結婚後,不再將生養孩子當成是「有子(女)萬事足」的享受,反而為著以後孩子會在社會及學校的「染缸」中學壞擔驚受怕,而打定不生孩子的念頭時,其實這代表我們的婚姻與家庭關係都出現了破口。

  黃夏成表示,神給這世代父母的祝福並沒有比上一代少,但因著太多的夫妻對於世俗錯誤養兒育女價值觀的看重程度,多於對於上帝在聖經中對於父母教養下一代的啟示,造成親子關係愈來愈疏離,很多時候,孩子們知道演藝明星下周要在哪裡辦簽唱會,卻可能不知道爸爸過兩天要去哪裡出差。

  黃夏成建議為人父者,要依照聖經瑪拉基書四章6節的教導,做出「回家、顧家及愛家」的實際行動,教養不單是「孩子的媽」的責任,一個「無父家庭」的存在,常常造成家庭不再是孩子的「避風港」而是「颱風眼」。

  「孩子的心不會自然轉向父母,除非父母真正花時間陪伴孩子、建立真實且深厚的親子互動關係!」黃夏成如是說。

  父母是終身職

  黃夏成強調,每個孩子都有上帝對他們獨特的生命呼召,上帝要為人父母者用神的話語去訓練及引導孩子有自主自理的能力且走在神的真道上,就像箴言廿二章6節所啟示我們的。

  黃夏成提出,有些父母長期忽略孩子的需要,導致親子關係疏離,但有些夫妻卻成為「直升機父母」,把孩子當成是家庭的中心,整天只為著滿足孩子的需要而生活,其實這些都是有偏差的。

  黃夏成說,在孩子人格的養成階段,父母要扮演「教師」及「嚮導」的角色,陪伴協助他們成為身心靈健全的人,家庭的中心是夫妻而非孩子,但父母有義務要帶領孩子成為建立另一個基督化家庭的接班人。

  他表示,對於孩子而言,父母是「終身職」,要負起「供應」、「保護」、「教導」與「陪伴」他們的責任,父母在教養孩子,碰到挫折時,千萬不可產生「受害者情結」,把自己的沮喪及焦慮都遷怒到孩子的身上,而是要和孩子成為彼此代禱的團隊,共同面對風浪相互扶持。2010.09.11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10年09月13日

鍵盤 ← → 鍵可切換上下篇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