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神學研究中心講座 陪伴青少年經驗上帝的愛 (2025年06月13日)
【林婉婷高雄報導】6月9日晚間,台南神學院實踐神學研究中心於壽山中會民族教會舉辦「陪伴與培力青少年」講座,邀請七星中會利澤簡教會牧師簡孟正主講。他開宗明義指出,牧養青少年很重要的部分是讓他們認識上帝的愛;而要經驗上帝的愛,不是靠教導,而是靠陪伴。
簡孟正本身是第一代基督徒,且在國中時期信主。他指出,當時牧者、同工、輔導們對他這位青少年的陪伴仍記憶猶新;有許多他如今陪伴青少年的方式,是重現過去曾經歷過的陪伴。而那些曾經陪伴自己的人,也活出美好榜樣,影響他的生命與信仰觀。
他帶領眾人思考在牧養與宣教過程,是否曾經為了理想的結果而不顧過程是否得當?是否為了達到目標而犧牲關係?或是為了信仰團體的成長而忽略了某個人的需要?例如,教會的青少年事工團隊是否會因為忙於活動,導致爭執、衝突以至於關係破裂?
簡孟正呼籲眾人要好好思考服事動機,是否見證了「和好的福音」,還是只是要完成事工就好。他也強調陪伴其實是「等候」,等候上帝的時間,也是等候青少年的蛻變;而「操控」則是以自我為中心,只想要讓青少年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他引用盧雲在《向下的移動》的觀點,操控會導致權力的追逐、權力又產生暴力/勒索,最終走向毀滅。簡孟正坦言,自己也曾犯過這樣的錯誤,因此要在服事過程中不斷反省,求上帝賜下新的眼光。
他點出,上帝創造每個孩子都「不一樣」,但在教育的現場,常常為了效率而要求孩子要「一樣」。他特別鼓勵與會者們好好想想:我們服事青少年是為了成就事工,還是成全生命?能否使每位青少年活出獨一無二的呼召?簡孟正分享自己在利澤簡教會推動青少年事工的心得,包含改變信仰的話語。例如,不再強調教會長執孫子女友理所當然的信仰責任,而是鼓勵青少年們思考信仰動機。
講座最後,簡孟正以歌羅西書1章28節與眾人共勉,這段經文的重點不僅僅是「諸般的智慧」,還有「引導神面前」。他強調,所有青少年事工與活動的重點,是把人引到上帝面前;教會也要預備好迎接這群青少年,例如增加華語禮拜、敬拜讚美等,這也重新塑造教會的文化。
問答時間,簡孟正補充教會如何陪伴青少年參與各樣活動,過程中建立關係。雖然青少年來來去去,有時是談戀愛、有時是去打工,但意料之外的驚喜是「家長們」反而走進教會,穩定聚會後受洗;也因為教會已經為了青少年而更新禮拜,所以這些家長在接觸信仰的過程較沒有門檻。其他與會者提出與討論的問題包含如何從陪伴進一步到門徒訓練、如何設計青少年團契活動等。
新聞照片:
←前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