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洪:以謙卑態度服侍窮人 本質為關心而非物質 (2024年11月27日)
(採訪:陳穎珩)【時代論壇訊】一直以來,社會關懷都是不少教會的一大事工,而貧窮群體是主要服侍對象之一。作為基督徒,應保持怎樣的態度服侍貧窮人?多年間致力於服侍窮人和研究香港貧窮問題的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黃洪博士指,服侍者和被服侍者的關係不應以物質維繫,而是關懷;同時,服侍者應保持謙卑態度,並藉此更深經歷上帝的慈愛。
黃洪在一個講座中指出,現時服侍者和被服侍者的關係多靠物質維繫,如派飯和物資,服侍者認為自己是贈予他人一些東西,被服侍者則誤會獲派物資才是被關心。但若將形式改變,例如由派飯變為邀請他們於教會共膳,則變成一種陪伴。
被問到教會之間會否能夠有一套系統或制度,避免服侍變成贈予物資,黃洪直言比較困難,亦認為教會應保持一定的自主。惟他建議信徒群體能多加溝通,互相分享服侍的經歷,彼此學習。講座主辦單位Inward Little Spring的創辦人Wisteria則形容,被服侍者就如耶穌般,連繫著各教會。她分享外國曾有七間教會,一同於寒冬中為露宿者及吸毒者提供住宿,看似是教會在服侍他們,實質是讓原本互不相識的教會打開藩籬,連結一起。
黃洪分享信主經歷時,指作為一名知識份子,要接受信仰是困難的,因他會不斷質疑及發問。惟在服侍貧窮人的多年間,他明瞭有些問題和困難非自己知識和能力能夠解決,學會放下自己,接納全能的上帝。他又指,主耶穌如何一步一步走上苦路、用生命影響其他人、放下自己為門徒洗腳,正是教導信徒如何作謙卑的僕人;而祂在世所行的神蹟,最重要的或許並非他們實質的結果,而是祂如何親自作榜樣,讓信徒學習服侍和與人同行。他補充,服侍的重點並非服侍本身,而是透過這些經歷,真正經歷上帝的那份慈愛和謙卑。
是次「上主偏愛窮人」講座,於十一月十三日晚上在聖公會諸聖座堂舉行,約二十人出席。
{本文僅部份轉載,全文請參閱原始連結}
←前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