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跨文化宣教行動 差會聯合教會踏出宣教第一步 (2024年09月20日)

新聞提供: 台灣國度復興報

  【趙錦漢採訪報導】承傳大使命是主耶穌給全地教會的託付,從短宣、差派到長宣往往需要長時間的探索及實踐。中華基督教福音協進會(簡稱福音協進會)與中華基督教聯合差傳事工促進會(簡稱UMOT)聯合五間國際差會,於9月18日舉行「123跨文化宣教行動」說明會,推動為期1年的宣教士練習生計劃,同心幫助有宣教負擔的教會及弟兄姊妹參與跨文化宣教。


  在去年(2023)華福的「未來教會」聚會中,福音協進會秘書長夏昊霝牧師及UMOT秘書長夏超凡牧師不經意談到未來宣教的推動,他們盼望整合差會的資源,一同幫助教會和弟兄姊妹探索宣教的機遇。夏昊霝牧師表示,雖然普遍教會都一致認為要「去」實踐大使命,對於宣教的定義並無分歧,但99%的教會都走不出去,沒有進入跨文化宣教。原因有3個:第一個是「難」,以致面對甚麼事都不可能往下走;第二是個「久」,擔心宣教士去很長時間;最後是願意回應宣教的人往往是教會最得力的同工,牧者會擔心教會以後的發展。夏昊霝牧師強調,宣教並不是難不難的問題,而是願不願意的問題。

  夏昊霝牧師和夏超凡牧師聯合了主僕差會、世界福音動員會(簡稱OM)、中華基督教內地會(簡稱OMF)、中華威克理夫翻譯會及青年使命團(簡稱YWAM)5間國際差會一同商討,經過7至8個月的磋商,協調各個差會徵選宣教士的規範,融合訓練模式,建構了「123跨文化宣教行動」。夏昊霝牧師表示,差會都要放下規範上的差異和堅持殊不容易,因為這些原則都是以往宣教士遇到困難,差會痛定思痛的結果。5個差會透過商討,按其優勢都給出最好的方案,訂出為期一年、整合性宣教士練習生計劃。

  「123跨文化宣教行動」(簡稱123行動)有以下3個歩驟,培育教會長宣的工作:首先,每位錄取的「宣教士練習生」需經過3次的短期訓練及3週的密集訓練,隨後進人工場實習1年,然後回到教會述職;若經差會、教會與個人禱告尋求並確認後,可以決定第2年繼續委身宣教,更深入地認識當地文化,又或者選擇留在教會,成為宣教工場的橋樑,推動宣教;最後經過2年的海外宣教後,得著更有深度的宣教體驗,考慮是不是委身於長期跨文化宣教。

  123行動特別強調一整年的宣教行動,並與教會一起同行。夏昊霝牧師解釋,夥伴教會可以是母會,或其他願意陪伴練習生的教會。以往只有單一母會陪伴及奉獻支持宣教士,現在由眾教會及差會一起承擔,並協助宣教士找出合適的工場,培育長宣的工人,進而成為跨文化宣教的楷模。當練習生回台述職,分享工場服事,讓更多人看見長宣的可能性。假如練習生發現自己並不適合參與前線,也能繼續在教會推動宣教及連結的工作,最終希望能夠全教會一同推動跨文化宣教。

  夏昊靈牧師強調123行動屬差會首度合作,練習生的名額只有20位。雖然是從小開始,卻是長遠的計劃,未來也會擴大,而當中最難協調的是幫助練習生找到合適的工場。教會除了參與差派與奉獻外,差會與相關機構也將提供協助,而其他夥伴教會也可以透過禱告與奉獻來支持宣教行動,讓宣教士在禱告與關懷中經歷神。123跨文化宣教行動募款方案由UMOT提供募款專戶,向眾教會、弟兄姊妹募集經費。此外,5個差會將負責所屬工場地點的督導與管理,讓牧者可以安心將練習交託差會。而差會夥伴、相關機構也會與教會保持聯繁,持續關懷「宣教士練習生」,讓教會成為跨文化宣教的最佳後援。

  夏超凡牧師在會中解釋徵選及課程細節。徵選條件相對開放:年滿18歲,對跨文化宣教有負擔,靈命穩定,願意學習並謙卑依靠神,樂於分享福音、適應力高,對異文化保持開放等等。123行動從現在開始至11月接受報名,經書面審查後於1月接受2次面試,而學員必需獲得教會牧師推薦。經前期訓練後,學員會跟導師討論,因應工場需求,如語言、學歷和專業技能等等,分配到工場服事,而學員也要通過健康檢測。宣教地點包括蒙古、柬埔寨、波蘭、印尼、吉爾吉斯、巴布亞紐幾內亞、尼泊爾、泰國及OM福音船等等。

  本次說明會邀請5個差會的負責人在地圖上貼上拼圖,公佈宣教地點。OMF台灣區主任袁樂國牧師期待在合理範圍內,幫助有宣教負擔的弟兄姊妹從短期開始,慢慢參與長宣。主僕差會負責人韓偉炫牧師12年前從宣教工場搬回台灣,他期待這個行動能夠延續,雖然耶穌來了兩千多年,但世上的確有些角落未聽聞過福音。主僕差會能夠提供成熟的整全宣教架構及危機應變策略,讓教會較為安心。


  台灣青年使命團康力牧師按照聖經的教導,相信合一和宣教都是神所喜悅的事情。而負責籌組合作的同工陳曉蓉表示,多年來5個差會都是夥伴關係,合辦宣教訓練卻是創舉。雖然過去的協調並不容易,也一個創新和信心的挑戰,但她看見每個差會有不同的恩賜和專長,領袖們透過腦力激盪要把最好的訓練帶給練習生。

  威克理夫聖經翻譯會金克宜宣教士強調,宣教差會機構的存在是為了服事眾教會。早年,眾差會合辧宣教馬戲團,無論是5分鐘的短講或5天的宣教訓練,一起把宣教負擔傳遞給教會。宣教除了很難、很久之外,還有很貴。但這次宣教行動不難、不長,也不貴,而且很安全。她認為宣教是一長期的事工,很需要教會的陪伴和同行,讓宣教士走得平穩,而寶貴的宣教網絡很值得傳承下去。

  OM台灣秘書長劉秀嫆表示,OM福音船有宣教教練,船上有來自世界各地400位志工,工場還包括在波蘭服事烏克蘭難民的事工,以及泰國孤兒院。OM在全球超過140個國家有宣教工場,每年也舉辦超過300個短宣,而本年(2024),OM台灣屏東萬巒也在成立了亞洲第一個國際跨宣門訓中心。

  世界華福中心總幹事董家驊牧師引用「123」來祝福這次行動。首先,宣教和合一是同一件事,差會間彼此委身合作本身已經是合一的見證;其次是兩個人在跨文化的路上彼此幫助,再走一里路。董牧師回想以前當兵的時候,總要背著全副軍裝,要人幫忙,才能爬過很多障礙;最後是三一神給台灣一個特別的機會。回顧教會歷史,神在不同階段使用不同的地區來宣教。雖然台灣不是世界的中心,但神並沒有忘記台灣,而台灣也要把握這個機會。

  RADIUS ASIA跨文化宣教訓練中心陳維恩牧師表示,很多時候,一些年長的弟兄姊妹語帶遺憾地回饋:「我年輕時也有宣教的呼召。」在宣教的呼召,大概100個願意舉手的人當中有1個人真的會踏上宣教。如果有人能夠更多陪伴那些舉手、對宣教有熱情有負擔,或不知道怎麼往前走的人,也許從1個變2個或3個,宣教士便會倍增。

  陳牧師也提到差會本位主義。每年願意去的人改變不會太大,奉獻差不多,最後動員的資源也不相上下,差會便會很想突圍而出。但在約翰福音1章35節,當施洗約翰說:「看哪,神的羔羊……」之後,他的兩個門徒轉而跟隨耶穌,相信他也很心痛,因為願意跟他一起生活在曠野的人已經不多。但如果要真正的合一,就要讓自己變得更小,讓基督變得更大,認定服事的對象並不是自己。會中還邀請與會者把帶有手腳形狀的貼紙貼在地圖上,表明用禱告和奉獻來支持宣教士。

  夏超凡牧師接受專訪時表示,面對台灣地域的分野,他認為南部教會不計代價去宣教,但礙於對宣教工場缺乏經驗,往往遇到挫折,同時也面對語言文化等壓力,有時宣教士把台灣教會的模式移植,結果衍生很多問題。123行動希望可以集合教會和差會的力量來宣教,而不單單只有一間教會在努力,以致各自把最好的一份貢獻出來,例如差會對某些宣教地點比較熟練,透過這個方式建立信任,再持續發展,而差會也會一步一步更多的接觸教會。


  練習生將接受為期1年的訓練,一方面教會和差會要一起計劃如何關心他們,他們也能把宣教工場的訊息帶回來。教會伸出枝子連著他們,而差會幫助連結好,例如建立關懷小組、禱告小組,思考如何運用資源,甚至邀請周邊的教會一起參與,採取給予練習生穩定的支持。

  另一方面,差會也協助調配合適宣教的工場。123行動的前期訓練,是透過不同的導師和訓練模式,來測試練習生的特質和恩賜。各個宣教地點有不同的難度,甚至有些地方會有華人同工配搭,盡量讓每一種類型的人都有機會參與。夏超凡牧師期望練習生為受差的地點禱告,並用一年時間學習和適應工場的服事。

禱告焦點:
  1. 求主幫助願意回應宣教呼召的弟兄姊妹,把感動化為行動,帶動台灣,以致全球華人的宣教。
  2. 求主祝福123跨文化宣教行動,保守差會、教會及宣教士合而為一的心,同心合意為主贏得靈魂,迎接末後大收割。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24年09月21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