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專校園事奉學生主導 校牧支援及彼此牧養 (2024年08月30日)

新聞提供: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報道:黃心橋)【時代論壇訊】不少大專院校都有基督徒群體,讓信徒在其中成長、經歷神。其中嶺南大學及香港浸會大學同樣是有基督教背景的院校,有校牧處提供資源,亦造就了不少信徒。嶺大及浸大校牧處同工與校友、學生,早前分別在旺角浸信會網上節目《城心所願》受訪,談及大專信徒在校園的經歷,校牧又如何作支援。有同工提到,校園事奉強調學生主導,同工須謙卑與學生一同學習事奉。


讓學生經歷信仰的真實

已在浸大校牧處事奉十四年的群姐認為,大學時期是青少年在人生及信仰上的重要關口,但「有危機也有轉機」,重點是他們能否經歷信仰的真實,被神觸摸;這樣,他們才會想榮耀神,成為見證。旺浸的主持邦傳道回應,同工的角色是「撥火」,不是提供方向,而是協助學生在團契嘗試想做的事工。嶺大的校園牧師Martin亦表示,信仰風氣能興起,不是因校牧,而是學生自己被神呼召,願意事奉、傳福音。

不少喜歡音樂的信徒都會參與基督徒詩班的服事。曾任嶺大詩班員的基督徒校友會成員劉肇恒覺得詩班較講求紀律,若果要有好的頌唱,必定要練習,參與詩班亦是訓練信徒領袖很重要的方式。不同於一般的團契、查經聚會,嶺大校園牧師Martin指,詩班希望呈現最美的歌聲給神,亦希望能祝福聽眾,因此要盡善盡美,「不單是要思考自己如何唱好,亦要和其他人配合唱好。」詩班每日週而復始的練習,便培養了詩班員認真看待事奉的品格。

互相學習的牧養

群姐認為她的牧養工作其實就是與團友一起生活,與學生一同食飯、談天、開會、參與營會等。她認為「牧養需要媒介」,而校牧處的牧養模式是透過事奉,她相信「生命與生命交流之間,會彼此有碰撞」。她觀察到團友參與事奉時,能在碰壁中更認識自己,不少團契職員一開始事奉時也雄心壯志,但後來事務繁忙便覺辛苦、很大壓力。而同工便是在此時陪伴他們經過低谷,安慰、聆聽他們,群姐認為這就是牧養。

她提到,校園事奉強調學生主導,學生有很大空間可嘗試,同工與學生一同構思、籌備事工,提出意見。即使作為同工對籌備事工較有經驗,但也要謙卑。有時候她認為學生提出的事工方案不可行時,但上帝卻開他們眼睛,帶領他們的事工順利完成,因此也不能只根據自己的經驗,而否決學生天馬行空的想法,而是要互相學習。她認為學生在校園事奉中,是可以「撞板」,付得起代價的。當事情未如理想時,同工亦會與學生一同面對,一起思考改善、解決辦法。

Martin亦同樣提到,大專信仰群體的自由度較一般教會大,一般教會在事奉上或有較多限制,青少年難有發揮空間。校園事工則讓學生嘗試籌備任何方式的事工,在其中學習責任感。他們願意為這群體承擔責任,一同思考群體的未來,為著彼此負責,互相牧養。

回校園服侍希望傳承

兩位牧者一開始又為何重回校園服事?群姐分享其實是一種報恩的心態。她曾在浸大讀書,期間積極參與團契,擔任職員,亦親身經歷了當時同工的牧養,讓她生命有很大改變。因此,她想回饋她的同工,亦希望自己如同當年那位同工一樣,陪伴學生成長。她笑說,「我亦不知道怎樣作一位同工,不過我卻有印象,當年有一位同工陪伴我們生活。當我們有需要,他會陪伴我們談天。在他面前可以很放鬆,他又為我們祈禱。我想可能就是這樣吧」。在她這十四年同工經驗中,她深切體會到「生命互相影響生命」,團友與同工之間是互相影響。

群姐認為能見證學生在團契成長,是最大的回報,看著他們這四年的轉變,由原本懵懵懂懂、未參與事奉,到投入團契,愈來愈來有事奉經驗,後來更有師兄姊風範,有一份心志要將經驗、精神傳承給師弟妹。她笑說,能夠看到學生的轉變是一件「死而無憾」的事。而她最大的欣慰是,團友在團契火熱事奉,之後再將學到的事奉經驗和精神帶回自己教會,在教會服事。

Martin則早在中學已有很多校園事奉經歷,而他認為在大專院校基督徒群體中,能夠認識到來自不同教會的弟兄姊妹,透過彼此的分享、交流,已能拉闊視野,刺激彼此思考信仰,引起反思。他認為在這樣的氛圍下,彼此牧養,建立生命,對他來說是很震憾的,亦塑造了他。因此他在大學時已立志,有生之年希望能重回校園內事奉,幫助學生建立信仰生命,繼承傳統。後來他在讀神學時,回到嶺南大學校牧處實習,重燃起在嶺南大學事奉的熱誠。畢業後,他決定以自籌薪金方式在校牧處擔任同工,當中雖有艱難,但他卻說是「沒有一天缺乏」。他亦形容每一次看見學生的成長,也覺得很寶貴,亦會加強了自己服侍心志,肯定了自己沒有走錯路。

節目中亦邀請到浸大團契的團友Andy分享其團契生活。Andy當年即使知道有基督徒迎新營,但因擔心大學群體會標籤人,內向的他決定所有活動也不參加。後來當他經歷了人生難關,又遇上群姐,便鼓起勇氣主動聯絡她,並參與了浸大團契。Andy在群姐陪伴下走出低谷,又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便想在團契服侍,成為團契職員。群姐很感動,能看到上帝透過Andy身邊的人,讓他知道上帝與他同在,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事情,上帝也使用,祝福不同人的生命。

另外Martin和劉肇恒亦在節目上分享了嶺南大學的基督教校史及成立嶺南大學基督徒校友會的契機。劉肇恒指,當時Martin約他們一班校友食飯,知道校牧處面臨一些資源危機,於是一班熱心的校友便成立了校友會,除了提供金錢上的支援,更提供人力物力幫助校內基督徒學生群體運作。校友在當時亦和學生有相似的經歷,因此彼此之間也能產生共鳴。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24年09月01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