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聖經公會與濟南教會講座 談早期宣教故事 (2024年06月03日)

新聞提供: 教會公報

【邱國榮台北報導】6月1日下午,台灣聖經公會與七星中會濟南教會舉辦「你不知道的荷蘭牧師們、馬禮遜與《神天聖書》」講座,吸引歷史愛好者參加。講者、國立台北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查忻在講座中分享台灣早期的荷蘭傳教士故事,也談到2024年是荷蘭人來台400週年,不過第一位來到台灣的荷蘭籍牧師干治士(George Candidius)是於1627年才抵達。


「教會史通常充滿著人性的黑暗面,但我們在閱讀時,往往只看到積極正面的部分,這使得歷史中的人被過度理想化。」查忻直言,他認為應該更多呈現歷史人物全貌,讓他們降落凡間,而不是將其神化。查忻也澄清普遍的誤解:荷蘭人一手持聖經、一手持刀劍。但他指出,荷蘭人其實是「一手拿帳本、一手拿刀劍」,並沒有那麼熱衷於傳教;17世紀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對傳教並沒有太大興趣。

而干治士的任務主要是照顧熱蘭遮城(今台南市安平區)的荷蘭人;然而,他對當地原住民文化產生濃厚興趣,並開始學習當地語言、了解當地風俗。干治士認為與原住民的交流比照顧城內荷蘭人更為重要。干治士在台灣16個月後,寫了一份詳細的報告《福爾摩沙島的對話與簡短的故事》,也被譯作《台灣略記》或《台灣島要略》。他在報告中樂觀認為台灣西南平原是適合宣教的地方,甚至建議荷蘭青年與當地原住民結婚,以基督徒的生活方式來展示基督教的優點。然而,實際傳教過程並不如預期順利,干治士發現新港人比想象中更難接受基督教;這使他灰心、最終決定離開台灣。

查忻也介紹蕭壠教義學校歷史。蕭壟教義學校於1965年在蕭壠(今佳里)設立,校長由當地牧師擔任,目的在培養新一代的學校教師和探訪傳道;該校的主要課程包括語言教育、書籍閱讀和教理問答,重點在於確保學生真正理解教理內容。

查忻指出,荷蘭人在台灣38年共派遣了29位牧師,但其中兩位在抵達台灣前便病逝。荷蘭人統治台灣的全盛時期,有七位牧師在台灣傳教,為當時全東印度公司差派牧師人數的四分之一。傳教範圍包括今日的台南、高屏溪沿岸、嘉義、雲林和彰化等地;他們還接收了西班牙人在北部雞籠和淡水建立的宣教區。在荷蘭牧師的努力下,超過7000名原住民受洗,也有一些非原住民歸主。

另一位講師、加拿大西三一大學神學院ACTS助理教授唐子明分析並解釋馬禮遜譯本《神天聖書》的歷史和影響。他指出,儘管大多數基督徒認為《神天聖書》是第一本完成的新舊約中文版本,但實際上該譯本只有部分是在中國境內翻譯。《神天聖書》的名聲得益於在傳福音及發放聖經方面的完善系統,以及該譯本於1819年完成,相比馬殊曼(Joshua Marshman)和拉撒(Joannes Lassar)合作翻譯的《馬/拉譯本》,被認為在翻譯方面更具有優越性。

唐子明表示,《神天聖書》對後來譯本的直接影響主要體現在其直譯風格和簡潔用字。例如,合和本聖經中的「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在馬禮遜譯本中表達為「蓋汝等須以耶穌基督知覺見為汝覺見」。這種直譯風格和簡潔用字對後來的中文聖經翻譯工作產生深遠影響。

他還點出,今日通用的合和本聖經繼承所有早期中文聖經譯本的優點,集合了100年來翻譯工作的精華。許多常用的宗教詞彙,如天國、弟兄、福音、使徒、祈禱、義、恩、得救、罪等,均源自馬禮遜的翻譯;然而這些詞語實際上早在《巴設譯本》中就已使用,包括神、耶穌、基督、福音、先知、曠野、赦罪、洗禮、會堂、天國、馬利亞、復活、祈禱、天使、人子、釘十字架、弟兄、順服、得救等。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24年06月04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