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守仁:中國教會「本地化」百年前開始 教會使命並非殖民 而是傳福音 (2024年05月24日)

新聞提供: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時代論壇訊】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周守仁樞機昨日(廿四日)於主教座堂,主持「為中國教會祈禱」彌撒。他表示,中國教會「本地化」是梵蒂岡一世紀前已落下的決定,又引述昔日宗座在華代表大主教剛恆毅(Celso Costantini)以及現任教宗方濟各指,教會的使命並非殖民、帶政治性,而是傳福音。他又形容,一個人可以同時是好的信徒和良好公民,兩者之間並沒有矛盾。


於講道中,周守仁提到,有人曾向他問及國內教會是否特別有問題,因而上任已故教宗本篤十六世提出要在「進教之佑」的紀念日,特別為中國教會祈禱。他反問:「那我們香港教區就沒有本身的問題?」他表示,香港教區也有自己的問題,然而,代禱是互相表達關懷和支持的方法,在祈禱中,為對方需要表達理解,靈性上站在一起,向天主為對方的得益祈禱。

周守仁說:「我們毋須一定同意(對方)所有的事情,才為對方祈禱,因為他們的心是向天主,求天主賜給他們最好,這是與我們一致的。」他重申,這樣做是讓對方不感孤獨或被遺忘,又指「大愛的上主從來沒有離開或忘記他們或我們,祂在陪伴他們繼續向去走,努力更新,得到聖化。」

此外,周守仁又引述教宗方濟各在五月廿一日於梵蒂岡舉行的「上海教務會議百年紀念大會」中提到,於一世紀前在上海舉行,亦是至今唯一一次的中國教務大會,並非一般的會議(meeting),而是大會(council),強調這是一個特別的教會詞彙。「大會是為中國教會的未來,除改變錯誤的事情外,也為教會的發展定下重要方針。」

他指出,其時教宗庇護十一世(Pope Pius XI)親自介入,要讓國籍司鐸祝聖為主教,將中國教會的聖統面孔,逐步轉化為中國人的面孔,形容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教會「本地化」的轉捩點。「當時與會的主教是跟隨聖神帶領下,為中國教會的未來、牧民方針,作出重要決定。中國教會的本地化,在一百年前已開始,現在我們是生活在他們的決定。」

其後,周守仁以英文講道時補充,首任宗座在華代表大主教剛恆毅,在百年前於上海舉行的首個全國主教會議(Concilium Sinense)中提到,教會的使命是傳福音(evangelize),而非進行殖民(colonize);而今天的教宗方濟各亦重申,教會的使命不應帶政治性,而是傳福音。周守仁並指出,「一個人可以同時是好的基督徒和良好公民,兩者之間並沒有矛盾(inherence contradiction)。」

梵蒂崗將每年的五月二十四日定為「聖母進教之佑紀念日」及「為中國教會祈禱日」,是跟隨教宗本篤十六世呼籲,連同普世教會為中國教會祈禱。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24年05月29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