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活動認識「性」背後生命故事 (2023年11月23日)

新聞提供: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時代論壇訊】談起「性」,你會想到甚麼?十一月十八日舉辦的第五屆「基督教性倫理峰會」,設八個體驗空間,包括展覽、互動劇場、真人圖書館等,讓參加者了解「性」背後的故事,例如同性戀、「一樓一鳳」、離婚再婚家庭、單親家長、失胎父母、墮胎過來人等。是次活動召集人兼香港性文化學會事工總監鄭安然期望,大家能透過體驗活動了解他們發生了甚麼事,而不是批評對與錯。


在「婚離從來不易」互動劇場,故事講述擁有一個女兒的一對夫婦欲離婚,台下觀眾需討論如何回應及幫助他們,並參與在劇中,即時上台演繹。

「為何當鳳姐?」活動,體驗空間設計得像「鳳姐」的工作環境,燈光較暗,亦放置了一些關於掃黃活動的新聞,讓參加者認識「鳳姐」的真實故事。活動主要希望教會能反思如何與她們同行。

當日亦設有「乾一罐的汽水,呼出嘆息」空間,參加者可隔著一塊布、單對單,與輔導員兼牧者傾訴心聲,暢所欲言。其後,參加者會獲得一罐汽水,寓意傾訴後能爽快地打嗝。

鄭安然解釋設計這些空間的理念,指信徒除了清楚知道信仰的價值觀外,也會接觸到不同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的朋友,「第一句不是批評對與錯」,重要的是了解他們背後發生了甚麼事,與他們相處時懂得先聆聽和了解。「有時我們聽很多道理……但真實如何實踐呢?」因此,他期盼透過體驗活動,能讓信徒走進不同生命的內心世界,重新體悟信仰群體在這時代的角色。

過往四屆性倫理峰會都有邀請外國講員分享,這次則轉變形式,鄭安然指這是參考中國神學研究院及國際十字路會近年的多元藝術展覽及體驗活動,覺得性文化的課題也能採用此模式,呈現有血有肉的生命故事,不想只強調立場、是非、規則。信徒平日慣於單方面聽道、聽講座,但他期望信徒自行理解當中信息,並強調「上帝是參加者的講者」。鄭安然又指,在教育年輕人時建議採用體驗活動的模式,「仲講道理係唔work,我地要講better story of sex。」

鄭安然提到,「乾一罐的汽水,呼出嘆息」活動很受歡迎,證明了聆聽有很大需要。他建議教會可開設IG專頁,讓不敢發聲的信徒分享掙扎,找匿名牧者回應及祈禱。有參加者在活動後,亦有在「自助安靜區」寫下給機構的字條,指欣賞活動設計,能用不同形式叫人關注性文化課題。

是次聚會於播道神學院舉行,由多間關注性文化的機構籌辦,包括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恩福堂、香港性文化學會、維護家庭基金、明光社、喜樂生命、新造的人協會、微光事工。主辦單位表示當日逾有二百人出席。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23年11月24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