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教育部主日學師資培訓 交流說故事概念與預備 (2023年09月11日)
【Dalul台南報導】說故事及分享信息是兒童主日學、甚至是禮拜中重要的環節,透過故事讓經文更加貼近會友與孩童的生命。為要建立說故事的概念,台南中會教育部於9月10日下午在東門巴克禮紀念教會舉辦「如何編寫故事與傳講」研習會,邀請該教會牧師劉炳熹分享。
劉炳熹指出,主日學老師們可能收到孩子對於「聽故事」的回饋是很無聊、都聽過等,這其實也提醒教會思想是否預備故事時需要更多的操練、認識。他表示,聖經在傳遞信息往往是透過故事的模樣來包裝,並不是教條式教導,而是藉由敘事、角色建立、場景塑造等,讓讀者可以藉由想像力進入故事場景中,透過自身的觀點提出疑問、甚至批判,更讓故事被分享、傳遞,生命被塑造、有所成長。
所以在準備的當下,老師們要與上帝對話、也就是禱告;認真面對觀眾,並了解自身目的,在講述時更要認真聆聽,包含上帝的話語或是聽眾的回饋,透過故事建立連結、形成群體,讓聽眾也能參與其中,藉由生命的分享,讓信仰與生活之間互相共鳴,因而藉由故事,感受生命的改變以及真實喜樂的塑造。
東門巴克禮紀念教會的蕭瓊子老師也根據經驗說明,在勝利國小當故事媽媽時,會把自己所經歷的事分享給孩子們知道,除了更加生活化,也有助於建立關係、加群體共感。之後再分享主要故事,就能達到很好的效果;而認識故事的角色,以及情節當下的感受並描述出來,也有不同的果效。
劉炳熹也表示,往往主日學現場中會擔心孩子不了解信息的內容,所以直接把意義、甚至是自身的解釋說出來、定下來,忽略孩子其實也能從自身的經驗中有神學思考,從每段故事的推演中看見上帝的行動,認識他在當中的拯救與恩典。所以在準備故事與信息時,就要從不同面向切入,像是是否有認真閱讀並思考經文、可否用一句話表達當中的核心思想、上帝在當中的作為等,都能幫助老師們在發展故事或傳講故事時更能帶領孩子思考,而透過描繪聽眾的世界觀、可以多樣思考的故事、信念容易傳遞的主題等等,亦都是值得思考的要點。
←前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