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崇銘以神學角度探討AI發展 憂慮政權藉此操控人類 (2023年08月11日)

新聞提供: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時代論壇訊】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程式ChatGPT於去年十一月推出,僅僅兩個月已有過億使用者。甚至有人形容,未來世界只有兩種人:會使用AI(人工智能)的人,以及不會使用AI的人。面對AI的急速發展,《崩潰與重建:ChatGPT衝擊下的⼈類未來》作者鄒崇銘博士,於早前書展的基督教坊「有Say廣場」分享他對AI在神學上的看法,並對末來政權以AI操控人類如同宗教顯得擔憂。


分享甫開始,鄒崇銘即指出尖端技術在大國之間引起激烈競爭;而AI科技更能主宰未來,皆因人工智能其中一個重要的面向是,它不單影響人類日常衣食住行,亦同時在「理解」人類的生活日常。「當我們使用電腦、手機等智能裝置時,不單我們在瀏覽和閱讀各樣資訊,人工智能也在收集和分析我們的數據,為要洞悉我們我思考方法和決定。」他補充,大數據背後具有很大的政治影響力,例如中國政府便可透過手機網絡,掌握全國十幾億人口。當使用者覺得方便生活的同時,當權者也易於進行監控。

AI衍生新精神與意義世界

鄒崇銘認為,上述現象與宗教神學相關,但至今仍少人討論。他嘗試把人類歷史劃分作三個階段作闡釋。「首先,自有人類文明開始,宗教信仰便與之同步發展。以往傳統社會階級分明,王權與政治的關係緊密,壟斷人類知識的擁有權,亦即控制了世界觀。直到古騰堡活版印刷術發明,以上秩序被打破,平民不需再聽命於宗教和權力,可擁有獨立思想,能自主學習。第一本聖經被印刷,便直接促使新教改革,亦帶動西方現代化。」

印刷術原意是傳播神學,結果卻背道而馳。鄒崇銘指出,人類原想追求確切的真理(神學),卻因此得到科學,令可親身經驗、掌握和捉摸的物理,變成人類認識整個世界的方法。可是,對於上帝、靈魂和人生意義等看不見的事,人類則愈來愈疏離。

經過上述提及的兩個人類文明歷史階段,及至約五十年前,電腦的發明帶動人類由物質世界進入虛擬世界,而AI的面世更加速開啟第三個階段。僅僅十五年的時間,AI已發展出神經網絡和機器學習的技術,透過不斷收集全人類大數據,結合人類的智慧。鄒崇銘說:「AI與過往科技的不同,在於上階段人類的發明,仍停留在物質層面去使用機械,但今天AI能沉浸在非物質的精神層面。這個彷彿有智慧的產物,像是一個新增的精神和意義世界,讓人類找到不同的生命的可能性。」

人類不再像以往,尋找一個活生生的人類知識權威(如科學家),從而轉向相信一個「似乎」能解答日常所有問題的新智慧物種。鄒崇銘補充,AI的「似乎」,是源於其實況並非如此。「AI運算的背後,其實是通過了解我們(的日常生活),所以能回答我們。」

未來的自由意志之戰

之所以是「似乎」,還在於背後使用的力量。鄒崇銘指出,當AI與權力結合,人類便會產生幻覺,以為AI能滿足人類所有的問題,構成危機。他引述以色列歷史學家哈拉瑞的觀點:「當AI結合權力,絕對有能力創造新的宗教、使人臣服的新國度。與舊科學時代不同,科技用於外,新AI時代可將人類內在思想『洗腦』。」

鄒崇銘認為,未來的危機不在於AI何時能超越人類,而是背後控制的人,如何使人類相信AI比自己更聰明而放棄思考。「當有天(人類)不會挑戰AI所提供的答案,服從AI意見的人類便失去自由意志,這是一個政治挑戰。若結合有權力人士,可重新定義和控制我們的世界,控制我們的所思所想,決定我們的意志和信仰。最後現代人的自由,會因AI的濫用消失,成為新的宗教代名詞。」

他又擔心,未來沒人會挑戰AI威權,皆因現代人慣於使用這種方便的技術。至於有何出路,他認為科學民主性非常重要,決定是否使用AI、怎樣使用,應放置在公共空間的討論決議中。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23年08月14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