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頭山莊列國復興禱告會 門訓年輕人成為宣教士 (2023年05月09日)
【趙錦漢台北採訪】「Apostle 29」自3月1日起舉行「2023台灣下一代教會祝福列國禱告串聯」,60天透過社交平台進行禱告連線,並於4月29日在陽明山上的中華基督教浸信會嶺頭山莊福音中心(下稱嶺頭山莊)舉行宣教博覽及「列國復興禱告會」。除有台灣本土教會、宣教差會參與外,也有來自香港的教會及亞太區浸信會網絡積極響應。
連續60天的禱告串連運動由台灣青年牧者聯盟、高禱屋及嶺頭山莊共襄盛舉,連結全台灣教會及差會為列國的需要、教會肢體及宣教工作代求,並於下半年差派107支隊伍到台灣本地及海外宣教。
宣教博覽月從4月開始舉辦,而29日當日的博覽會由聯合差傳事工促進會、中華福音神學院、美南浸信會(下稱美南)差會、浸聯會傳道部、中華基督教內地會(海外基督使團OMF)、威克理夫翻譯會等28個機構合辦。另設跨文化攤位,包括異國料理市集、異國服飾體驗等,同時安排嶺頭山莊導覽,了解美南宣教士來台起源。同時設有24小時馬拉松式敬拜禱告,挑旺基督徒對禱告和傳福音的熱情。
列國復興禱告晚會
在戶外舉行的晚會伊始,大會邀請好消息電視台(GOOD TV)執行長曾國生弟兄率先上台,帶領年輕人向神發出讚美和感謝的呼喊。他表示神近年透過楊道諾牧師在台灣點燃「復興禱告小組」(Revival Prayer Group),並將棒子交給台灣,成為列國的祝福。
經過榮耀城教會蘇慧賢牧師帶領的熱情敬拜讚美過後,大會邀請了教會牧長及差會宣教士輪番上台分享宣教需要,並為不同宗教和族群禱告。
來自韓國的台北純福音教會主任牧師張漢業於70年代來台學習,90年代扎根台灣成為宣教士。他宣佈接下來教會推行「黃金10年計劃」,致力推動傳福音拯救靈魂、跨文化宣教及下一代復興3方面工作。
威克理夫翻譯會金克宜傳道分享全球有8億個泛靈或民間信仰者,「其實他們都有一顆真實想找上帝的心,只是找錯了神。」台灣世界福音動員會秘書長劉秀嫆則提到印度教五花八門,幾乎什麼都拜,全球約有11億印度教徒,也特別為印度婦女、小孩禱告。
聯合差傳理事長陳香如講述無神論概況,無論是極權無神論國家,還是排除超自然存在的知識份子,基督徒都要用神的眼光看待他們;接續主僕差會韓偉炫牧師重申全球穆斯林有18億,激勵與會年輕人透過專業積極參與穆宣工作。穆斯林對西方宣教士極為反感,卻對華人基督徒沒有戒心,他求莊稼的主打發宣教士前往禾場。
內地會袁樂國牧師簡述佛道兩教之別,佛教原先想要解決人生的苦難,按統計全球約有5億人信奉佛教和道教。期間,大會安排北部牧者代表及中南部牧者持火禱告,祈求神拯救失喪靈魂,顧念各地教會及宣教士的福音工作。
澳洲新南威爾斯省及坎培拉區浸信會聯會(Baptist Association of Churches NSW and ACT,簡稱BAC)青年事工負責人、「亞太區浸信會青年事工」(Asia Pacific Baptist Youth,簡稱APBY)主席迪遜牧師(Steve Dixon)首次踏足嶺頭山莊,別具意義。他宣告嶺頭山莊不僅祝福台灣而已,而且要成為列國的祝福。
各人為嶺頭山莊所付出的努力,讓迪遜牧師想起希伯來書10章19至25節。他宣告:「唯有耶穌賜人復活的生命與盼望。肢體間要彼此合作,不要爭競,繼續追求神放在我們心頭的事情,一切都以耶穌為中心!」
如何兩代同行?
迪遜牧師感謝台灣教會的款待,為嶺頭山莊而感到鼓舞,又讚賞牧者及基督徒領袖對福音的熱心。他接受專訪時表示,「在這裡,我看到的是企業家的精神,看見領袖願意支持年輕人追求夢想,也顯明了神的創意。他們透過創意品牌跟隨耶穌,彰顯神的良善,使我看見亞洲其他地區如何成為祝福,明白跟隨耶穌、參與大使命意味著什麼。
與年輕人連繫總要從他們的興趣著手。傳福音是關乎建立信任,得著傳講耶穌的機會,使年輕人成為門徒也同等重要。例如教養孩童,便要關心子女的興趣。如果我忽略,或硬要他們在乎我的興趣,他們便以為神對自己的熱情不感興趣。
另外,也要聆聽年輕人的需要,這一點也不容易。因為教會,特別是牧者總想發表。我們受訓去關心別人、去查經,受訓去講道,卻沒有受訓去聆聽。我們要聆聽他們在意的事情,然後才可以與他們同行。身為領袖,與他們同行意味著要花時間與他們一起,彰顯神的愛,因為神也是這樣奉獻自己。還有就是建構網絡,相信這是神放在我心裡面的感動,連結志同道合的人。最後是連接神的福音,是關乎神的心、神的渴望、神的應許。因此,年輕人能夠按神學的框架及世界觀表達出自己的興趣。」
黃祈翰牧師多年來跟隨父親黃烱榕牧師,他認為信任很重要,「其實我剛開始服事的時候,也帶著很多夢想和抱負,身為青年牧者很想衝很多事工。但是天父跟耶穌是最棒的兩代。我默想基督生命的時候,祂是柔和謙卑的,『子憑著自己不能做什麼,看見父才能做,』祂『全心順服,且死在十字架上。』」
「身為下一代,先放下自己夢想與抱負,先謙卑順服。前6年,我都跟父親配搭,做他交代我要做的事。不但做好,而且做到他信任,超過他想像的。到第7年,他開始成全我,進到更多連結及事奉。上一代要成全,但下一代先建立信任。」
平鎮浸信會印製了「Embrace」字樣T恤,代表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他解釋,「是彼此轉向、彼此擁抱。上一代帶著父親的心,下一代帶著兒子的靈。兒女的心可以先轉向父親,耶穌是我們的榜樣。當下一代先轉,其實信任就發生,成全就發生。」
多年前平鎮浸信會呼喊:「昨日垂死的教會,今日宣教的旗艦。」黃烱榕牧師希望宣教可以一直傳承。平鎮浸信會一開始只有4支短宣隊,祈翰牧師慢慢開始挑戰短宣隊領袖培訓下一梯次的領袖。疫情期間雖然封鎖,短宣隊仍然透過網路服事。祈翰牧師表示,「好像使徒保羅和西拉在捆鎖中仍然大聲讚美神。解封後,神為我們開路,有107支隊伍、2,000多人在國內外宣教。我想鼓勵台灣教會不要看自己微小,當我們去服事,自我形像會被建立,國度視野會被打開,所以行動很重要。」
跨出去的連結
「列國復興禱告會」不但串連台灣本地教會,而且心繫香港和澳洲。
藉由國度復興合一禱告聯盟,迪遜和祈翰2位牧師於3月份進行交流,了解祈翰牧師的嶺頭山莊重建、宣教及青創品牌等服事。迪遜牧師也應邀出席列國復興禱告會。
他表示,「澳洲教會首要任務就是星期日崇拜及講道。講道固然很重要,是認識基督的其中一個途徑。但教會必需離開單單講道的服事,裝備年輕人進入職場及家庭。大部份澳洲牧師都不願意改變,只要做一貫以來的工作總是容易的。如果教會沒有年輕人,就得改變。」
教會不要抄襲其他國家的做法,卻要傾聽年輕人內心的需要,回應真正的福音。例如澳洲年輕人未必關心教會,卻關注環境保育議題。教會的福音策略可以先讓他們參與環境議題—神的創造,與神的百姓互動,然後傳講福音,帶領他們成為基督徒,再培訓成為領袖。
他又分享到BAC及APBY的網絡工作,強調個人或教會的能力有限,必需積少成多。尤其是有些教會規模較小,要彼此連結才能完成大使命。BAC和浸聯會不約而同有植堂的異象。他勸勉教會不要單單著眼於植堂,也要顧及年輕人的需要。不只宣告年輕人成為未來的領袖,也要宣告年輕人現在就是領袖。
祈翰牧師回應指,職場宣教及培訓年輕人正是台灣教會現在的工作;嘉華牧師表示全球教會同樣面對年輕人流失的問題,認為浸聯會跟APBY可以連結,成為更大的培訓及宣教平台。
趙宏恩牧師(Ben Hoskins)同意迪遜牧師所說,教會要冒風險,如果教會不改變,大家都知道有什麼後果。迪遜牧師重申,首先要保守我們的心,要謙卑,不要驕傲,保守自己在謙卑的群體當中;其次要裝備學習,學會如何管理及領導事工。
楊德仁牧師問到,澳洲大多上一代牧者都不願意改變,APBY如何應對?迪遜牧師回應,「讓別人了解自己之前,必需先去了解對方。所以對方才是焦點所在,要了解對方的故事、信仰歷程、呼召和事工等等。這是一份謙卑,也能尊榮對方。我現在所做的事工,是因為別人已付上了代價。第2是了解教會的目標,第3是連結,最重要是要彼此建立關係,因為健康的教會來自健康的領袖。」
祈翰牧師及嘉華牧師代表Apostle 29於3月前往香港,與當地牧者連結,並邀請他們認領禱告串連,出席列國禱告會。國度事奉中心、天梯使團及利河伯教會響應。
吳文麗傳道於去月剛剛履新成為天梯使團總幹事。她表示,「祈翰牧師訪港時,我感到是時候與台灣牧者連結了。看見弟兄姊妹委身重建嶺頭山莊很感動,見證很多青年牧者的合一,而宣教博覽當中看見差會和教會彼此連結,鼓勵年輕人以不同形式參與宣教工作。香港、台灣,以至華人都要承接福音棒子,要反思如何推動教會回應大使命。」
利河伯教會李俋萱牧師表示,「很感動看到很多年青人起來回應宣教,看見大家跨區域、跨宗派走在一起,如同耶穌說的:『當我們彼此相愛,世人就認出我們是主的門徒了。』(約13:35)」
經歷社會運動和疫情之後,教會大量年輕人流失,備受打擊。「盼望藉著台港牧者結連,藉著Apostle 29青年牧者彼此相愛的榜樣,讓香港的牧者也連結起來,互相激勵,一起同行。」
香港國度事奉中心副總幹事戴美寶表示,「我們都認同Apostle 29的異象,年輕牧者要連結合一,牧養下一代。我們也支持嶺頭山莊復修,重新恢復弟兄姊妹對宣教熱情。我感受到宣教博覽的活力,看見神啟動華人地區宣教訓練及差遣。
疫情之下,神透過網絡打破了地域的界限,這一次拜訪在大自然裡看見那麼多年輕人,感到很有盼望。期待未來不分你我,有更多中港台的合作。」
←前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