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道疫情後首辦大型會議 陳韋安:逆勢下更需集思教會前景 (2023年03月24日)

新聞提供: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時代論壇訊】在社會狀況改變、疫情和移民潮的影響下,教會氣氛低落。建道神學院將在四月中舉辦一連三日的「塑造香港教會前景會議2023」,是政府防疫措施解除後香港教會首場較大規模的會議。透過聚集交流,負責籌備會議的該院副教授陳韋安牧師說:「最緊要是士氣,現在奉獻跌緊、人走緊,但希望起碼有個聚會在精神上大家可一起看將來,讓大家能分享自己面對的問題。」


建道神學院曾於二〇一九年年初舉辦「塑造香港教會前景學術研討會」,討論當時教會面對的課題,陳韋安說本來沒有想過會再辦,但幾年下來,社會和教會的情況大幅改變,故此看到再次思考香港教會前景的需要。會議分為三部份,包括不對外公開的教會領袖閉門會議;以青年為對象、在中環碼頭戶外舉辦的「__tothefuture青年會議」;以及以教會牧者為對象、在永光堂舉行的「香港教會前景會議」。

陳韋安指,這次他們很希望加入青年向度,「我花很多時間在當中,希望讓二十多歲的人都覺得可以參與,思考到(教會的)將來」。而以牧者為對象的會議,則會是傳統一些的堂會向度,因對象是傳道同工,所以在星期一舉辦,主要講堂校關係、堂會接棒、社會氣候、slash傳道人等課題和堂會新現象。至於閉門會議,則邀請十多位不同宗派的教會領袖一起,交流一些較敏感的課題,之後會在星期一的教牧會議上簡報內容。對於早前一些網上言論質疑為何閉門又要讓人知道,陳韋安回應這是外界會議採用的做法:「閉門但讓人知道有(這會議),我以為透明度是更高。」

有關青年會議,他指相對沒那麼堂會向度,活動也較多元化,包括提供空間讓不同IG專頁透過設攤位、展覽、敬拜等互相連結;也會有傳道人「戴頭盔」分享;cafe講座談年輕人較關心的議題,如環保。另外他們會安排四個船上講座,參與者可一邊坐船,在維港看著風景思考未來。陳韋安希望「搞個後生仔鍾意的聚會」,讓他們對香港教會未來覺得有持份、有想像。

讓傳統與嶄新共存

作為神學院老師和開辦流散信徒教會的陳韋安,自己如何看香港教會的未來和香港教會這些年的變化?他認為堂會傳道人會較實際地思考如何令堂會繼續運作、接班問題,這是有需要的,因為堂會仍會存在並擁有一定資源,但較難有結構性改變;另一邊廂,有班年輕基督徒正嘗試跳出堂會的框架,以新方法做事,值得問的則是新模式如何持續下去。

他指這幾年肯定改變了基督教的生態,如歐美一樣,返教會不再是一些基督徒每星期做的事,「連現在flow church的人也是這樣,每月返一、兩次崇拜,模式已與以往有所不同」,但重點是怎樣令他們的信仰能持續。他說,提倡網上聚會是無問題,「但教會發展不只這個,還有教會的使命,怎樣帶人認識耶穌、做基督徒。」

現時面對著教會未來,有些人仍會在傳統內求變,另一些已跳出堂會的則未建立到新的模式;因此,不少有志的神學畢業生仍會在堂會工作,同時尋找機會做些創新的事工。不過,陳韋安指,通常畢業生這樣做了幾年之後便會失望,發現堂會的限制,「十個內只有兩、三個能繼續做(新事)」。

互相碰撞下待新模式出現

五年後,香港教會是怎樣的?陳韋安坦白說:「我不知道……年輕人有些事是我現在開始消化不到的,我只能讓這班人繼續做一些我消化不到的事,再看看有甚麼碰撞出來。我希望有些好的新模式出來。」他估計,堂會將慢慢淡出(fade out),堂會人數可能不多,但仍會存在,有一定資源,談的是改善制度;而新的就會一直在趕上,直到有一、兩個成功,跑了出來,就可以做下去。「我想這五至十年都會是這樣。」

也是因此,他希望今次會議能提供機會,讓年輕一代有資源和平台分享,讓本身在堂會事奉者也繼續思考如何優化堂會工作,在如此形勢下,讓不同的持份者都感覺有份於香港教會的未來。這個願望,或許比會議內實質討論內容來得還重要。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23年03月27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