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耶穌革命》回顧美國70年代復興史 興起年輕人為耶穌而活 (2023年03月03日)
【綜合報導】電影《耶穌革命》(Jesus Revolution)改編自豐收基督徒團契(Harvest Christian Fellowship)主任牧師格雷格·羅利(Greg Laurie)的同名著作,不但取得耀眼的票房收益,而且讓人回味當年神在美國興起的「耶穌子民運動」(The Jesus People Movement),影響至今,盼望神再次復興年輕世代。
《耶穌革命》講述羅利牧師年輕時到處尋找真理,直至遇上街頭佈道家隆尼·弗里斯比(Lonnie Frisbee),描繪美國70年代的「耶穌子民運動」(The Jesus People Movement)。當時年輕人過著嬉皮的生活—反戰、性濫交、吸毒、迷信東方宗教等等,而「耶穌子民運動」則抗衡嬉皮文化,透過神蹟奇事叫年輕人歸主。這些得救的嬉皮大多為吸毒者,熱愛流行音樂,行徑與傳統教會的信徒大相逕庭,他們被稱為「街頭基督徒」或「耶穌怪咖」。
故事主人翁史密斯(Chuck Smith)與師母凱莉(Kay)原為保守福音派牧師,後來領受服事嬉皮的負擔,認識了弗里斯比,並成立各各他教會(Calvary Chapel)。由於弗里斯比有行神蹟的恩賜,吸引了很多嬉皮與會並戒除毒癮,帶來一波的屬靈覺醒,後來更在南加州太平洋海岸舉行盛大千人浸禮,登上了《時代》(TIME)雜誌的專題。
曾執導《我只能夠想像》(I Can Only Imagine)及《美國草根》(American Underdog)的導演歐文(Jon Erwin)說明電影《耶穌革命》凸顯了當年的空前絕後:「那是充滿恐懼和疑惑的年代,人們一直在尋找正確的東西,但卻在錯誤的地方尋找……走到盡頭。無可否認,這是上帝強而有力的運行。它塑造了文化,塑造了美國。我們從沒經歷過這樣的事情。」
歐文表示自己花了7年時間完成拍攝,「這個項目波折重重,是歷年來我花最長時間拍攝的電影。我盼望人們都會享受其中,使你歡笑也哭泣,但電影背後確實有一場運動。」
歐文手執兩本《時代》雜誌,標題分別為「耶穌革命」及「神死了嗎?」他表示,「7年前,我買了這本(「神死了嗎?」),讀了這篇文章。然後再買了另一本。《時代》雜誌的第一張封面沒有照片。當時我有個問題。這兩本雜誌之間發生了什麼?然後我開始研究,想見見生活在其中的人。這是我與羅利關係的開始。」
羅利牧師接受《浸信新聞》(Baptist Press)訪問時表示電影所描寫的屬靈覺醒,影響至今,包括他的生命和事工。「我在高中校園裡接受了基督,然後去了一個名叫各各他的教會,那裡的耶穌運動如火如荼,真是一段美好的時光。人們去教會從不遲到,在街頭上常會看到基督徒談論耶穌,分享信仰。這是聖靈的工作。」
電影中主角二人有分歧,也有缺點,但仍被神使用。「弗里斯比的角色多姿多彩,他確實經歷戲劇性的轉變,被神使用,成為吸引年輕人的催化劑。而但史密斯的角色有點像穩定器,情況好像是孩子為弗里斯比而來,為史密斯留下來。」
「神使用有缺陷的人,祂使用普通人。甚至閱讀使徒行傳時,這些人物都是不合格的普通人,就像我們一樣。我認為重點是,這些人都不是完美的人,以致神透過他們作工,但他們都是堪用的人。」
「無可否認的事實是,聖靈大能的澆灌影響了每個宗派的教會,這是全美乃至全世界都感受到的事情,而這部電影只捕捉了其中一面。」
《耶穌革命》原先預計取得700萬美元票房收入,但首映就已達700萬美元,預估增至1,580萬美元,排名第3。
「耶穌子民運動」小檔案:
耶穌子民運動起源於艾許伯里 (Haight-Ashbury),預計帶領了25萬人歸主,並開創「當代基督教音樂」,包括「主來臨!音樂」(Maranatha! Music)。而溫約翰(John Wimber)也曾在各各他教會服事,後來再成立葡萄園教會(Vineyard)。該運動也傳遞至加拿大、英國等地,差派宣教士前往亞洲等地。
禱告焦點:
1. 求主祝福《耶穌革命》電影,激勵大量基督徒願意一生被主使用。
2. 為年輕人再次經歷復興禱告,以耶穌為中心,得著未信主的年輕世代。
圖說:歐文兄弟一直投身福音電影製作。圖/來源:facebook@TheErwinBrothers
←前一篇 |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