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福機構財務「水浸」 聖公會、明愛儲備各逾三億 (2023年02月17日)

新聞提供: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時代論壇訊】現時受資助社福機構須公開財務報告,香港社會工作者總工會(社總)發佈調查結果,社總機構財務研究組的熊百祥指一百六十四間政府資助社福機構合共有五十七億元儲備,上年度有四十七間因儲備超過規定上限,共要退還八千萬元予政府。社會福利署資料顯示,儲備最多的機構為保良局(4.57億元)、東華三院(4.37億元)、香港明愛(3.74億元),以及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3.3億元)。


社總會長張志偉表示,社福機構支出約八成是薪酬,機構儲備水平持續高漲,因很多機構壓縮薪酬支出。他指出,在實施整筆過撥款後,政府以員工薪酬中位數為撥款基準,各機構亦重訂薪酬架構,不少機構為保障自身的財務安全,將職位頂薪「封頂」在中位數、以低於政府總薪級表的起薪點聘用等,認為現時不少社福同工遭剝削薪酬。

張志偉認為,社福機構在「水浸」下應改善員工薪酬,薪級表職位頂薪應高於中位數才公道,也表現出機構認可員工的年資,有助業界挽留人才。據他觀察,近年的移民潮和離職潮對業界環境確有影響,有機構願加薪挽留同工,亦有同工能轉職至待遇較好的機構,不過他認為這種改善只是因供求而出現,長遠而言應從制度著手改善同工待遇。

社總認為,機構為求減低風險,任由撥款儲備「水浸」,甚至寧退還撥款亦不願改善社福界同工的待遇,該風氣不可取。社總呼籲機構善待員工,重新根據薪級表列明的起薪點聘請員工、放寬起薪點上限,並將已「滿瀉」的公積金儲備,用於加強社福同工的退休保障。

另外,社總指社署要求社福機構以整筆過撥款補貼私人租金,在社福用地嚴重不足下,不少機構被迫承擔巨額租金,租用私人物業開設服務,猶如「貼大床」承包社福服務,造成機構財務上更大的不確定性。社總認為社署應承擔租金開支,減低機構的財務風險,更應制訂長遠規劃,確保社福用地充足。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23年02月20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