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從COP27氣候峰會看人類的未來 (2022年11月16日)

新聞提供: 基督教論壇報

【本報主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7屆締約方會議(簡稱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7)於本月6至18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舉行;是全球規模最大、最重要的氣候相關會議。


本屆大會自許為「實踐的峰會」,要將去年在英國舉行的COP26中有關遏止甲烷排放、扭轉森林損失、金融部門淨零等承諾,進一步督促落實,並推動四大目標:減緩、調適、資金、合作。

全球碳排不減反增 要求加嚴承諾
然而,現實的情況卻十分嚴峻。首先以「減緩」的現況來說,世界氣象組織在10月26日發布《溫室氣體公報》,顯示大氣層的三種主要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亞氮)的濃度在2021年達到歷年新高值。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緊接於27日發佈溫室氣體《排放差距報告》指出,2021年全球的溫室氣體總排放量(~560億噸的二氧化碳當量)也創下歷年紀錄。簡單的說,自1995年第一次締約方會議至今,全球的減碳工作都沒有成效。

不僅如此,彙整各國提交的碳減排計畫後發現,到203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反而比2010年的基準值還要增加10.6%,根本與《巴黎氣候協定》應開始減量的要求,背道而馳。依照目前的碳排放量,我們會在2030年左右突破《巴黎氣候協定》1.5℃的門檻,在本世紀中期越過2℃的控溫大限,並於世紀末升溫到2.8℃的境地。

所以,本次大會要求各國依據COP26的決議,提出加嚴的國家自訂減碳額度,並設立「提升減緩承諾與加速落實工作計畫」,致力彌補目標與行動的落差。 {本文僅部份轉載,全文請參閱原始連結}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22年11月16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