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奮!伊拉克多間被毀教堂浴火重生:沒離開不代表不怕,只為使命! (2022年10月18日)

新聞提供: 基督教今日報

遭燒毀教堂八年後重響讚美詩


伊拉克的基督徒長年受到迫害,特別是在海珊掌權時期的多起戰爭,當地有能力的基督徒從80年代就開始往外移民。

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2014年和2017年恐怖組織伊斯蘭國的勢力拓展,都讓本來有將近150萬基督徒人口的伊拉克,人數大幅減少到僅剩20到30萬人。

根據FSSPX媒體報導,在巴格達的聖貝南教堂(St. Behnam Church)和聖撒拉教堂(St. Sarah Church),門口有許多家庭等著排隊進入。聖貝南教堂的內部一塵不染,椅子上坐滿了前來參加敘利亞禮天主教會儀式(Syriac Catholic Church)的信徒。

這裡的寧靜,讓人很難想像8年前的此處,曾被伊斯蘭國恐怖份子完全佔領,不只摧毀珍貴古老的教會遺產,還幾乎全部燒毀了聖貝南教堂。

「當我在2016年,這座城市被解放的4天後進來這個地區,真的是徹底的災難。教會被燒毀,外面的尖塔倒塌…但是,教會還是屹立不搖,我們還是修復了聖貝南。」神父喬治.賈霍拉(George Jahola)這樣說。

聖貝南教堂的修復工作進行了好幾年,因著主教援助基金會(Pontifical foundation Aid)的幫助,教堂內部修復大致完成,外部的修繕工作正要展開。但,附近的信徒並沒有要等到教堂完全復原,他們等不及要進到教會參加聚會。

「(教堂修繕)兩年以後,我們決定現在就是開放教會的時候,給這裡的人們希望。」喬治.賈霍拉說。

選擇不離開,是堅守信仰的象徵

2017年,伊拉克從恐怖組織伊斯蘭國手中正式收復首都巴格達。儘管現在比過去幾年更安全,許多信徒仍然等候時機移居西方。

神父喬治.賈霍拉表示,「這座教堂的重啟,是堅守不動搖的象徵,代表著留在這塊土地上,見證這個地方。」 {本文僅部份轉載,全文請參閱原始連結}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22年10月18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