篳路藍縷70載,起初微小終發達!張茂松:我們小,但神沒忘記行道會 行道會70週年慶典主日》 (2022年09月12日)

新聞提供: 基督教今日報

在這個歡慶的日子,眾人跳舞歌唱讚美神!敬拜團帶來《將天敞開》、《來高聲唱》等多首詩歌,帶領會眾投入敬拜,下垂的手要重新高舉,發沉的腿要再次站立!現場幾千名會眾無論年紀、職分,紛紛在敬拜中遇見神,渴望用真誠的歌聲充滿神的殿。


「我們是越奉獻、越蒙福;越奉獻、越有能力奉獻;越奉獻、就越想要奉獻!每個人都要為奉獻作見證!」

內湖行道會林永錚牧師以哥林多後書9章經文提到,奉獻是神的兒女向神表達感恩的一種方式,曾經林永錚自認活不過30歲,如今卻已多得30年恩典,他分享,神的救恩值得感恩,有能力奉獻更要感恩,神使用我們成為祝福他人的源頭!

「行道會在70年當中沒有缺乏,豐盛有餘,能夠給出去,是因為有祢祝福我們!」

「我今天來,不是外人,也不是來賓,我是『家人』,阿們!」

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主席周神助牧師,三年前帶領靈糧堂在此地(和平籃球館)歡慶65周年,再過兩年也要迎來70周年,因此在眾人面前謙稱:「我們是小弟!」

當時他與兩個兒子周巽光牧師、周巽正牧師討論出「家大業大」的異象與結論,神特別讓周神助看見,最寶貴的並非建立大型的教會建築物,最寶貴的是,神的兒女能夠不分宗派、不分彼此地成為一家人。

「我們(眾教會)這個家,是家大業大,期待台灣可以成為列國的祝福,也祝福行道會,家大業大、讓家偉大!

追本溯源》宣教士篳路藍縷地來台拓堂,生養出一批批神國精兵

現場播放回顧影片,由聖古行道會行道會主任牧師吳文朗、第三代宣教士榮大德、火把行道會主任牧師吳永成、前屏東行道會主任牧師張國耀、豐原行道會主任牧師林錫釧、新店行道會創會牧師張茂松,共同揭開這段70年前的古老回憶——「台灣本地行道會」的起源。

原來,行道會原本的英文不是行道會,而是Covenant Church,也就是「聖約教會」,後來人們有感動,認為不能僅作個聽道的基督徒,因此改為「行道會」這個名字。而在70年前,有這麼一批宣教士,聽見華人地區有福音的需要,便放下優渥的生活、遠赴他鄉,回應神的呼召來到台灣,落腳台北、台中、屏東等地,開始建立教會。 {本文僅部份轉載,全文請參閱原始連結}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22年09月12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