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失夢想40歲被呼召重拾,每一筆畫都是禱告!「廢棄物」成絕佳素材 (2022年07月29日)

新聞提供: 基督教今日報

基督教研究智庫【KG知識健身房】,由神學工作者林鴻信牧師、舞蹈工作者林秋吟,專訪傳道人畫家彼娜得.斐寧,分享其創作經歷和見證。


「蘇人畫家」,以畫作傳遞神話語和啟示

從沒受過專業訓練的「蘇人畫家」-彼娜得.斐寧,同時是位傳道人,以作品傳遞神的話語和啟示,用藝術來事奉上帝!

從小,斐寧就喜愛美的東西,喜歡與大自然對話,觀看天空、雲霧、花草等,也熱衷繪畫。高中時,嚮往報考美工科,卻被父親認為不能當飯吃,而遭到攔阻。

當時,斐寧不敢再向父母反應什麼,心中也認為,「國中畢業後,自己就已經失去這個夢想!」

長大後,她嫁給排灣族的牧師,成為牧師娘,為了建堂事工,經常訓練弟兄姊妹製作飾品來義賣,因背負極大壓力,幾乎要生病。

於是,斐寧向神尋求,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募款更有效、簡單的達標呢?

有次,他們來到一間教會獻詩,看見牆上的彩繪玻璃繪畫,腦中突然浮現一個聲音,以原住民的口音說:「你可以用原民圖騰畫原住民(版的)耶穌阿!」於是,斐寧重拾畫筆,開始創作繪畫。

連結於神的作品,是最美的作品

起初,當她發想福音藝術的事工時,卻遭到丈夫否決。有次在休息日時,她決定尋找繪畫的靈感,從早上九點畫到晚上九點,第一次創作的作品,就在義賣中得到良好迴響!

在繪畫時,斐寧很投入,她會一邊跟神對話,詢問「要用什麼顏色?」然後大膽的畫下去,享受跟神一起創作的自由!

平日裡,她從生活中取得創作媒材,也許是弟兄姊妹分享的一句話、看見的風景,神都可以從中啟示靈感。

斐寧開始創作後,發現沒有經費買材料,有次聽見挪亞造方舟的信息,是上帝指示挪亞造方舟的尺寸,她才體會到:「原來我創作,不是用我的尺寸,而是用神的尺寸。」

她到牧師館的小倉庫,發現裡面許多「廢棄物」,就是很棒的材料,原來創作不一定要侷限畫在框裡面,重要的是跟神連結創作出來的作品,就是最美的作品。

「我也不會在乎別人眼光,怎麼看我的創作,我將創作獻給神,求神透過這個創作幫助別人!」斐寧說。 {本文僅部份轉載,全文請參閱原始連結}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22年07月29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