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叛逆靈魂 從小提琴手、牙醫到牧師:盼不要自居為「比較好的罪人」 (2022年07月22日)

新聞提供: 基督教今日報

擁叛逆靈魂二代基督徒,音樂系換跑道成牙醫


黃宗儀自小成績及各方面表現優異,被定義為「好學生」;內裡卻有著叛逆靈魂,常對傳統提出質疑,最愛不釋手的書籍是《一百個為什麼》。

家境雖小康,但從小學小提琴,小四便與台北世紀交響樂團到美國演奏,一心想成為偉大小提琴家;但國中時,已自覺不可能成為演奏家等級。

身為第二代基督徒的黃宗儀坦言,兒時到教會的經驗是「苦不堪言」。因記憶中,好動的他不斷被父母提醒:「坐好,不要亂動、專心!」儘管在基督教家庭成長,卻不真正認識、相信神,更沒有與神建立關係。記憶中,「只有在考卷發下來那一刻,才會禱告。」

高中考上師大附中,他自嘲:「前兩年很混,數學不及格,有些科目還作弊通過的。」但高二暑假進補習班衝刺,成績從「吊車尾」躍升全班第一名,卻不知大學要唸什麼科系;此時,因看不到只為考試而念的書和大學科系的相關性,決定退學考音樂系。而後以同等學歷考上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主修小提琴。

大學期間,偶然讀到「陽明醫學院」創校院長韓偉博士,以〈什麼樣的宗教我不要〉(《宇宙光》)為題的文章,大意為:「能以人的智慧和方式足以理解與證明的東西,其層次是在人以下,人就不需去敬拜它,故上帝是遠超乎我們的理解與證明的層次!」此文讓他看到自己以知識科學的證明為信仰依據的誤區,開始願意以正面開放的態度去了解基督信仰。
黃宗儀當時不滿於一般價值觀所追求的人生,也找不到自己人生的意義。「當牙醫,只是為了想換跑道。」經過一年努力,轉入高雄醫學院(今高雄醫學大學)牙醫系二年級。神預備熱心基督徒同學及團契在信仰上帶領,也藉由醫學院的學習,讓他體會神奇妙的創造及生命氣息出於祂。並在第二年受洗歸主,但仍止於「理性」上降服,並不是真的覺得自己需倚靠神。

醫學院最後一年在醫院實習時,他仍找不到人生的意義與價值。雖從外在看來,能馬上當醫生而飛黃騰達,但內心實則苦與累,因大學已唸了快九年,不覺得還能再換跑道去尋求人生意義。這時,他才真正渴慕與神建立真實關係,開始透過聖經領受神對他說話,並積極尋求上帝帶領。之後,神帶領他進入「陽明醫學院」醫務管理研究所。

「我覺得神用我的叛逆來尋找我!」他說。 {本文僅部份轉載,全文請參閱原始連結}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22年07月22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