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獻起頭的愛──蘊藏於台灣教會史料的女性故事 (2022年03月09日)

新聞提供: 基督教論壇報

◎劉炳熹(台南東門巴克禮紀念長老教會主任牧師)


經文:申命記廿六章1-11節

我們記得自己是如何學會奉獻的嗎?或許是洗禮課程時接受教導,或許是從小被長輩教導,從有樣學樣,直到真的知道「奉獻」是一份對上帝恩典的回應,可能又是經過一段路程才逐漸體會。

對以色列人來說,奉獻是根植於其文化深處的傳統,認真數算所走過的路,覺察上主如何恩待,如何護佑。進一步的,申命記廿六章這段經文,讓我們知道奉獻不僅是奉獻,它更是一段重述救恩歷史的行動,是延續信仰價值的回應。

重述起頭的恩典
走過了漂流,走過了壓迫,以色列所走的路,盡在上主大能大力膀臂的護佑之下。那一天,當他們得以踏在流奶與蜜之地,耕種時所流下的汗水,一滴一滴成為了養分,臉龐掛的眼淚,道出了感動,也道出了自由。

「你們佔領了上主──你們的上帝要賜給你們的土地並在那裡定居後,要把最先收成的各種土產放在籃子裡,帶到上主──你們的上帝所選定的敬拜場所。你們要去見值班的祭司,對他說:『現在我來感謝上主,我的上帝;我已經進入他向我們祖先應許要賜給我們的土地。』」(申命記廿六章1-3節,現代中文譯本,下同)這是奉獻的邀請,也是上帝的命令,期盼以色列代代都永遠記得自起頭而來的恩典,不偏離上主的道。

這是敬拜,也是重述故事的時刻,

「祭司收下你們所帶去的籃子後,要把它放在上主,你們上帝的祭壇前。接著你們要背誦:『我的祖先是流浪的亞蘭人;他帶家眷到埃及寄居。他們去的時候人數稀少,以後逐漸增多,成為強大的民族。埃及人壓迫我們,強迫我們做奴隸,服苦役。我們求告上主,我們祖先的上帝,他看見我們的痛苦、辛勞、受迫害,垂聽了我們的哀求。他以自己的大能大力搶救我們脫離了埃及,又行神蹟奇事,使一連串令人震驚的事發生。他領我們到這裡,把這一片流奶與蜜的肥沃土地賜給我們。所以,上主啊,我現在把你所賜的初收土產帶來獻給你。』」(4-10節)

上主帶領以色列,從曠野漂流到成為大族,又從奴役走向自由,腳踏流奶與蜜之地,是從未感受過的平安。故此,把起頭的土產歸回給上主,是對恩典的回應,也是對過往歷史的感謝,更進一步的,上主要求以色列,慶賀之時也是分享之時,邀請利未人和居住在他們中間的外僑一起加入這行列! {本文僅部份轉載,全文請參閱原始連結}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22年03月09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